有同学问到关于已知隐函数求dy的问题,学到…来自耀之陪你考研…(有位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3 minutes, 0 seconds Read


??

嘉宾:吴齐辉研究员

同济大学医学院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双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编者按#??

本栏目旨在与脑科学相关的科研人员以及产业界人士深入交流,直击科研和生产一线, 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脑科学现状和未来发展动态。

时间导览

00:00 – 01:46

嘉宾学习工作背景

01:46 – 04:05

为什么关注帕金森病

04:05 – 10:40

会“传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10:40 – 19:58

致病蛋白的聚集与传播

19:58 – 26:14

构建帕金森模型的方式

26:14 – 29:14

帕金森病的治疗

29:14 – 38:08

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

38:08 – 40:40

one more thing 好习惯分享

开场语

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依然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它们的致病机制、诊断手段、治疗方法等,每一个都挑战着我们科研人,鞭策着我们不断创新,利用各种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析、认识它们。

本期脑科学连线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员,他将与我们分享他眼中会“传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并交流其中的一些心路历程和感悟。

嘉宾学习工作背景

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吴齐辉老师:吴老师现在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双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7~202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神经递质释放和帕金森领域作出重要贡献。曾获得addf基金会travel award,keystone symposia travel award,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诸多奖项。吴老师的研究长期聚焦于帕金森病和致病蛋白α-synuclein的病理生理功能领域,重点研究α-synuclein异常聚集和传播,以及对小鼠运动、学习记忆等高级认知行为的影响等方面。

为什么关注帕金森病

主持人

吴老师,您是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主要关注的是哪种类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吗?以及您为什么会关注这个方向呢?

吴老师

我们经常会说到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个概念,大家接触比较多的是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因为阿尔茨海默症目前的发病率是全球第一,但是我们课题组主要关心的是第二大类型的神经退行疾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它是患病人数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的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的致病机制是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退行性死亡。

图1 pd典型症状:肌肉僵硬,身体不受控制的前倾

其实真正开始关注帕金森病,还要追溯到我博士期间,那时更多的是做神经递质释放这种比较basic的研究。神经递质释放主要包括多肽、氨基酸、atp这样的小分子等等;我们同时也会关注单胺类物质,比如多巴胺、儿茶酚胺这种可以被氧化的物质。因为在博士期间关注的是比较basic的神经生物学问题,所以在博士后期间,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virginia lee实验室,就考虑关注一些偏生理、更接近临床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于是选择了帕金森病作为我的主要研究方向。还有一点是帕金森病可能大家接触的比较多,我们身边不光是朋友还有家人,都会或多或少接触到这一类疾病,所以是需要引起大家关注的一个事情。

图2 手抖、震颤是pd的典型运动症状

会“传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主持人

我们今天的访谈主题是——会“传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吴老师您可以跟我们解释一下这里的“传播”到底指的是什么吗?一般在哪里会发生传播?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发生吗?

吴老师

我们通常说的传播,比如现在流行的covid-19这种新冠肺炎病毒,在人与人之间比较容易接触传播,通过呼吸道、空气等,在人和人群短暂的接触就会比较容易传播,这是我们大众了解到的比较宏观的传播。

但是我们这里所谓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传播”,是聚焦到比较小的分子层面,比如聚焦到帕金森病的话,我们说的是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聚集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突触核蛋白是一个维持囊泡(vesicles)运输的辅助分子,但是在病理情况下,在氧化应激、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在中脑黑质脑区这里发生非特异聚集,然后从中脑脑干逐渐向其他的脑区之间传播,这里的“传播”指的是神经元、脑区之间的传播。同时,它也可以在我们培养的细胞里面,从神经元到神经元之间、以及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之间,发生这种比较经典的蛋白聚集体的传播。

关于问题后面提到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目前还没有临床证据表明聚集体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是在人的体液,比如唾液、血液、尿液等等,里面都含有大量的α-synuclein聚集体,以及我们比较熟悉的tau、aβ等等,这些聚集体都是在体液里大量存在的,目前还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会不会促进这种蛋白之间的传播,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主持人

这种异常聚集和传播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呢?可以被阻断吗?现在的研究有哪些进展呢?

吴老师

这种聚集体在生理情况下可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我们研究的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它主要参与囊泡的运输、循环、分泌等过程。但在病理情况下,比如当人体或者小鼠等动物里有基因突变的时候,比如帕金森病的高风险因子parkin、dj-1、lrrk2等等,或者之前接触比较多的鱼藤酮等神经毒素,都可能促进细胞氧化应激,导致蛋白的聚集以及传播。

图3 α-syn的传播示意图

虽然对于这种蛋白聚集过程的阻断性研究比较多,但是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阻断途径。细胞内能够清除这种聚集体的是溶酶体、内吞体这类细胞器。目前科学家可以借助体外的一些化学合成的小分子,比如protac,是比较经典的用体外诱导自噬体(autophagosome)的形式把蛋白聚集体诱导降解。前段时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杨小鲁教授课题组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报道,他们发现daxx这种小分子的poly d/e蛋白,在体内、体外可以很好的解聚小分子聚集体[2]。还有目前研究比较多的,用抗体来清除细胞内的小分子聚集体。还有一个是大家关注的干细胞治疗,但是干细胞治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进展相对缓慢。这些研究虽然很多,但是真正能有疗效并应用到临床的很少,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主持人

您是通过什么手段来研究这样子的传播的呢?这个手段有什么优势吗?

吴老师

我们课题组主要使用电生理、传统分子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荧光成像,可能后面还会接触细胞测序等等,这些手段可以实时关注蛋白聚集体的形成,以及它在不同的脑区、细胞之间传递的动态过程。

我们目前有一个比较好的优势是预制蛋白纤维(preformed fibrils,pff)模型,它可以很好的在野生型的模式动物以及体外培养的细胞上面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同时也可以借助脑片培养,它也是比较好的一种模型,既保留了细胞之间的接触,也保留了脑区,就是海马、皮层之间相对完整的连接。因此我们就可以观察聚集体在这种微环境里面,在不同脑区之间是如何传播的,也是一个实时动态监控的过程。

图4 器官型海马脑片培养中αsyn pff诱导的αsyn磷酸化病理。

a海马脑片的制备和培养。b海马切片在显微镜下的图像[3]。

致病蛋白的聚集与传播

主持人

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正常情况下体内也会产生,它有什么样的生理功能?在病理情况下它为什么会致病呢?

吴老师

对。突触核蛋白在人体的大部分神经细胞里都有的,主要表达在大脑,在我们的外周,比如肾上腺嗜铬细胞这种神经内分泌细胞里面也是大量表达的。在大脑里突触核蛋白主要定位于囊泡这种比较小的膜性结构上面,它介导囊泡的循环、分泌等,同时也介导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的过程。

目前大家对它的认识是,在病理情况下它会聚集,特别是serine-129位点的磷酸化会导致它的聚集。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在αsyn敲除(α-synuclein knockout,αsyn ko)的小鼠上,其实自身是没什么表型的,可能需要对它做一些诱导,比如高频刺激等,会对epsc有一定的抑制。至于它致病的机制,可能大家关注更多的还是磷酸化,磷酸化之后它更倾向于发生非特异的折叠,然后逐渐累积成聚集体,导致神经元的退行性死亡。

主持人

我们一般认为磷酸化tau蛋白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因素,这种蛋白与帕金森患者中沉积的α-syn突触核蛋白有什么联系或者异同吗?它也能发生传播吗?

吴老师

我们大家关注的第一大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兹海默症,它主要是tau、aβ这样的蛋白,tau蛋白的磷酸化是大家一直研究的比较多的,因为它的磷酸化位点太多了。其实tau的磷酸化和帕金森α-syn蛋白磷酸化都有一定的共同点,当它在特定位点发生磷酸化的时候,就倾向于形成聚集体,从当前可溶性生理状态,逐渐的形成在细胞内不可溶的聚集体,慢慢堆积,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α-syn和tau不光在体外,在体内正常生理情况下它们也有直接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ad病人大脑里面,是可以同时检测到α-syn和tau的聚集体共存的现象。根据动物实验验证,把tau蛋白加到α-syn模型上的时候,可以互相促进对方形成聚集体,就是说不管是在体外还是体内,都是可以互相促进对方去发生特异的或者非特异性磷酸化。tau蛋白也具备蛋白磷酸化而形成聚集体的特点,类似于α-syn聚集体这样会在不同脑区之间传播,不过可能tau蛋白更多的是在皮层、海马之间传播,但是α-syn更多的是从脑干,中脑里面逐渐往上,往皮层,最终达到海马里面。它们传播途径不一样,但最终它们都会有神经退行性现象,逐渐引起神经元的死亡,最终导致一些行为的丢失。

主持人

同样都是发生了蛋白沉积,这是根据什么样子的原则将它们归类为不同类型的疾病的呢?

吴老师

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标准。目前最好的标准还是病理解剖,就是等病人去世后,把大脑取出来做染色切片,真正的去看是哪一类聚集体,比如α-syn、tau、aβ等等具体是哪一类蛋白聚集,是比较好的金标准,也可以看不同的脑区具体是哪一块发生了病变,这是特别直接的证据。

正常我们在临床上诊断的时候,更多的还是根据量表,根据临床表现,比如是出现运动症状、睡眠障碍、便秘等,这是比较倾向于帕金森的临床前表型;比如说出现痴呆、健忘,这种是倾向于发生了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表型。

也可以通过临床的脑切片或者血液诊断标志物,比如磷酸化的tau、aβ、α-syn以及aβ40,aβ42比值等等相互结合。还有目前发展比较好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成像,可以直接观测哪一个脑区的神经元丢失等等,结合多维度的检测手段,可以更好的归类是哪一类疾病的表型,然后对症下药。

主持人

您认为这种致病蛋白的沉积是结果还是原因呢?清楚他们是否可以从根本上起到治疗效果?

吴老师

对,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挺好的,蛋白聚集到底是结果还是原因,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我目前的理解,它更多的是结果、是一个保护机制。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这种蛋白对人是有益的,比如α-syn是控制囊泡运输、循环、分泌,tau蛋白是维持微管(microtubule)的整体结构。但是在发生氧化应激的过程中可能引起异常的磷酸化,逐渐导致聚集体的发生,导致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死亡。

其实在形成聚集体之前,还需要经过寡聚体(oligomer)的形式,在它形成真正的成熟蛋白纤维聚集体之前,这种寡聚体的致病性、毒性相比于它的聚集体而言是更强一些的,所以神经元为了减轻细胞中寡聚体的存在,会更多的形成聚集体,尽量把寡聚体控制起来,减轻它的毒性。

目前几乎没有可以从根本上清除这种聚集体的手段,我们知道神经元的再生能力是比较弱的,目前顶多是从临床上减轻蛋白聚集的动态过程,但是很难,几乎不可能用一个比较完美的方式去清除或者阻断。

构建帕金森模型的方式

主持人

您实验室除了利用现有的手段和模型,也在利用脑片培养、载体注射,快速构建帕金森病以及相关的疾病模型,是因为我们现在现有的模型有什么局限吗?您实验室这样的手段优势在哪里?现在有什么进展吗?

吴老师

也不是现在模型的有什么局限,是因为我们课题组用的是脑片培养这个比较短、平、快的平台,首先它可以保留神经元、胶质细胞的不同细胞类型,然后我们可以在体外的脑片培养上快速的,大概1~2周之内就可以诱导大量的蛋白聚集体。如果在活体小鼠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但是在培养的神经元上,因为它只有单独神经元的培养,可能缺乏了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建立相互作用的过程,不是正常生理情况下的环境。我们觉得脑片培养是相对折中,既保留了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接触,同时也是经济实效的一个小技术平台。它也可以用来筛药,快速筛查哪些药物是促进或解聚了蛋白聚集体。像我们之前发表的文章,它可以用来快速筛选抗体,比如在进行在体实验之前,对手上大概10~20种抗体的效果、活性进行快速的筛查。

另一个模型就是刚才提到的预制蛋白纤维pff模型,它的好处是可以从野生型α-突触核蛋白单体(α-synuclein monomer)诱导形成,这个模型不需要突变,不需要过表达。因为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性的疾病,这个模型的优势是在野生型的小鼠、细胞、脑片上,都可以快速的诱导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的模型,不只是模拟蛋白的聚集,也可以模拟神经元退行性死亡的过程,可以比较生理的模拟临床上pd的一些表型。

主持人

您之前也探讨过对神经递质与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之间的关系,现在有哪些结果可以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吗?

吴老师

对。我之前探讨神经递质释放和突触核蛋白之间的联系,这是我博士后期间开展的第一个工作。当时刚去美国,所以想做一个和博士期间联系比较紧密、容易上手的课题,就考虑跟生命相关的突触核蛋白α-syn和神经元活性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我们当时想建立一个模型,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上通过突触核蛋白α-syn诱导疾病,用电生理的手段来记录αsyn pff对神经元生理活性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膜片钳电极直接向神经元注射微量的αsyn pff,在大概5~10分钟急性情况下,细胞内存在α-syn聚集体的时候,观察对神经元活性的影响。

另外通过我博士期间比较擅长的活细胞成像也可以关注神经元在退行性死亡之前,通过过表达gfp蛋白来标记神经元轴突,观察树突棘(dendritic spines)的动态过程,可以看αsyn pff对于神经棘动态变化的影响,。我们以前发表的文章发现,不管是在短期还是长期模型下,αsyn pff对于神经元活性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也可以显著抑制神经元树突棘动态生成的过程,从而在加完pff的1~2周之内最终导致神经元的退行性死亡。以上实验表明,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死亡之前,可能更多的有树突棘退化的过程,从而最终导致神经元的死亡。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主持人

对于帕金森病pd的治疗,大众最为熟悉的应该还是dbs,它现在的发展方向如何?临床上现在还有哪些手段可以与之媲美呢?

吴老师

对。dbs深度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临床上开展的比较成熟的治疗pd的手段,但是真正临床上走到dbs的病人还是要比较谨慎。我们知道帕金森病的主要表型是震颤,僵直以及运动迟缓,只有病人在对药物治疗不太敏感或已经到了pd晚期的时候,可能会考虑用dbs来改善震颤的表型,dbs治疗之后,可能就很好的减少了用药,改善生活,特别是改善震颤表型。但是很多老年患者比如中风、特别是出血病人,这些是不太建议用dbs来治疗疾病的,因为可能会诱发其他层次的疾病。dbs只是可供选择的手段之一,不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

目前临床上还有一些与它相辅助的手段,例如常见的一些药物,比如多巴胺的替代物左旋多巴,还有以前用的比较多的多巴胺水解酶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b,mao-b)等等。

目前比较有希望的还有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与经颅电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等等,这些是从无创的方式来改善pd、ad病人的大脑内部神经纤维性的程度,来达到重构神经突触连接的目的。但是临床上有一个问题,对于经颅磁刺激以及电刺激,它的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可能需要因人而异,因为刺激强度过强可能会诱发病人癫痫等等。

不管是有创的无创的治疗方法,它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需要临床医生对这些手段做一个合理的选择。

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

主持人

谢谢吴老师关于您科研工作的分享,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您对实验室的规划。想请问一下您对实验室未来有什么构建什么蓝图吗?您期待什么样的学生加入,以及最终期待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吴老师

对,我想建立大概5~10人的规模,我觉得对青年教师可能不需要太多的学生,因为也没有很多经验来分享,更多的还是需要建立一个精悍的团队,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就是我招进来一个学生,可能他需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把自己的这一领域做到实验室最好,做到我们领域内最好,我觉得可以了。规模不需要很大,但是需要每个人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以后能很好的找到深造机会,找到教职等等。

关于期待什么样的学生,更多期待有一些交叉背景的学生。目前我们更多的偏生理、病理、电生理这种比较生物物理的手段,结合细胞测序、蛋白质谱解析致病蛋白的神经病理过程。不光是神经,还有细胞生物学背景,或者遗传学背景都是比较欢迎的,如果大家有动物模型做的好的,行为学、生物信息、特别是电生理,都是我们欢迎的。特别是做电生理的同学是比较难能可贵的,因为它是一个比较耗时耗力,又是特别吃力不讨好的技术,但大家又特别信服这个技术,它的成果拿出来是大众比较接受的传统的实验手段。大家如果有电生理的手段,我觉得还是要好好发挥一下,不光是以后找工作和就业,想进交叉背景或是其他领域,也是有些优势。

主持人

您刚刚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成为了一名“青椒”之后,您有什么感悟吗?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吴老师

目前的话是需要找一些比较好的合作者。毕竟做科研并不是闭门造车,需要有一些和其他领域,特别是相关领域的交流,想找一些跟我们实验室目前感兴趣的方向有关的实验室建立联系,先做一些人脉上的沟通,把潜在的合作者可以先互相建立联系,以后申项目、或者招生联合培养等等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觉得也需要慢慢去探索。因为以前更多的是从学生,从博士后的角度,后面需要慢慢转型,从如何做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这也是需要不断探索摸索的过程。

关于遇到的问题,我觉得是怎么寻找一个好的学生,好的生源很重要。现在正好是大家考研考博的阶段,之前也有好多学生联系我,好多人都有他的优势,有他的科研背景,但如何找到适合的,来了之后马上能推动我们实验室课题进展的学生还是很重要的,得有自己的慧眼去发现潜在的好学生。

再就是申请经费的一些技巧,不止是国自然,以及如何寻找合作者,去接合作项目,以及横向经费等等,也是我们“青椒”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目前说的title,国家title,省部级title,也是需要花点时间去好好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

老师您这些年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钻研,有什么感悟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吴老师

其实真正做神经退行疾病的时间不多,也就5~10年的时间,更多的还是需要大家对痴呆病人、对帕金森病人多一些关爱。因为我们平时接触的,特别是中国人,大家关心比较多的是心血管、肿瘤等。但真正关系到老年人健康的问题,比如ad、pd还真的不是特别多。所以不止是科研工作者,也需要社会更关注这类人群,因为我们自己的父母、朋友等,都会面临步入中晚年的过程,当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如何再面对这个问题?这也是需要我们提前思考的,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如何做一些早期的预警筛查,不光是做科研,也需要跟临床很好的沟通,如何更好的发现这类人群,并且做早期干预,可以不光是更好的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是改善我们自己家庭的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的工程。

图5 关注帕金森病

主持人

您有什么关于实验室建设的个人体会可以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吗?也为我们将来可能建立实验室的听众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吴老师

关于实验室建设,真的是经验不多,但算是有一些感悟。比如每个实验室都有的很小的问题,就是组会的形式都不太一样,有的倾向于每周开一次组会,有的是每个月开一次,但是中途可能跟学生有一对一的交流,我之前也听说每天开组会的实验室,早上一遍晚上一遍。每个人对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跟学生相处的方式都不太一样,青年教师需要摸索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学术氛围,学生交流的环境,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课题的进展。每个实验室的环境都不太一样,需要自己去探索,做到一个比较符合自身发展的情况。

one more thing

好习惯分享

主持人

最后在本次采访结束之际,我们也想邀请吴老师给我们的听众朋友们分享一句话,一个习惯,一本好书或者是一部好电影。

吴老师

其实是想分享一个好习惯,从我自身出发的。就是我自己,也包括一些听众,大家可能在开组会,或者外面听报告的时候不喜欢提问题,很回避去发言,可能作为中国学生,特别是去做博后发现,大家都比较腼腆,不太喜欢去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但是做科研还是需要你去表达自己,表达你的思想,寻找一些潜在的合作者。

从我自己的角度,慢慢的要逼着自己每一次听报告、听组会,特别是从实验室的小组会这3~5个人的环境里,逼着自己每次听报告至少提出一个问题,也是逼自己去好好听,在边听边想的过程中,可能就会有一些小的问题,不止是技术问题,也可能跟报告人有关于他的课题,或者你的感悟,都可以去交流。它不只锻炼思考,也更多的锻炼你怎么去跟陌生人交流、跟合作者交流的能力。我觉得科研人员,从事科研的工作者,如何去把你的idea跟同行交流,在5到10分钟之内让别人觉得你这个课题是比较可行的,需要去凝炼、去总结,然后怎么去鼓起勇气跟对方去交流,这个能力还是需要慢慢去培养,慢慢去锻炼的。

主持人

好的,我们今天的采访到这里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吴老师做客我们脑人言,也祝愿吴老师以后能够科研顺利。

吴老师

好的,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

如果听众朋友们对吴老师实验室感兴趣,也可以关注我们后续推送的招聘链接。本期脑科学连线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嘉宾名片

吴齐辉

博士

同济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医学院“青年百人”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7-202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擅长使用电生理、活细胞成像、脑片培养、小动物在体实验等技术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致病蛋白(α-synuclein和tau)的病理、生理功能。获得2020年addf基金会贡献奖,2020年keystone研讨会旅游奖,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截止到2021年9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neuron, acta neuropathologica, science signaling (封面文章),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等国际权威期刊,累计24篇sci论文。课题组目前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等项目支持。

实验室主页:

https://www.x-mol.com/groups/wulab

教育背景:

2007.9-2011.6 本科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科学

2008.9-2011.6 本科 武汉大学 广告学(辅修)

2011.9-2016.12 博士 北京大学 分子医学

工作经历:

2017.4-2021.1 博士后 宾夕法尼亚大学

2021.4-至今 同济大学 医学院 研究员

2021.4-至今 同济大学 附属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员(双聘)

获奖情况及荣誉:

2020年 addf基金会travel award

2020年 keystone symposia travel award

2019年 bpc postdoc symposium, art award

2016年 国际生物物理大会优秀墙报奖

2015年 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

2013年 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

2011年 中国生物物理大会优秀墙报奖

2011年 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期刊审稿人经历:

pnas,brain,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等杂志;

2019-至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审稿编辑;

2020-至今frontiers in synaptic neuroscience杂志审稿编辑;

2021-至今frontiers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杂志客座编辑

研究领域:

1. 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生理、病理功能;

2. 通过电生理、细胞生物学、生物荧光成像等阐释蛋白聚集及其传播机制;

3. 利用脑片培养、在体注射快速构建帕金森病及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

代表文章:

(1) jiang, jinwen;liu, yu; wu, qihui*; revisit the cellular transmission and emerging techniques in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proteinopathies. accepted. frontiers in neurodegeneration, 2021.

(2) wu, qihui; shaikh, muhammad; meymand, emily; zhang, bin; luk, kelvin; trojanowski, john; lee, virginia*; neuronal activity modulates alpha-synuclein aggregation and spreading in organotypic brain slice cultures and in vivo, acta neuropathologica, 2020. 140(6): 831-849.

(3) zhang, quanfeng#; liu, bin#; wu, qihui#; liu, bing; li, yinglin; sun, suhua; wang, yuan; wu, xi; chai, zuying; jiang, xiaohan; liu, xiaoyao; hu, meiqin; wang, yeshi; yang, yunting; wang, li; kang, xinjiang; xiong, yingfei; zhou, yang; chen, xiaoke; zheng, lianghong; zhang, bo; wang, changhe; zhu, feipeng; zhou, zhuan*; differential co-release of two neurotransmitters from a vesicle fusion pore in mammalian adrenal chromaffin cells, neuron, 2019. 102(1): 173-183.

(4) wu, qihui; takano, hajime; riddle, dawn; trojanowski, john; coulter, douglas; lee, virginia*; α-synuclein (αsyn) preformed fibrils induce endogenous αsyn aggregation, compromise synaptic activity and enhance synapse loss in cultured excitatory hippocampal neuron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9. 39(26): 5080-5094.

(5) wu, qihui#; zhang, quanfeng#; liu, bin; li, yinglin; wu, xi; kuo, shuting; zheng, lianghong; wang, changhe; zhu, feipeng; zhou, zhuan*; dynamin 1 restrains vesicular release to a subquantal mode in mammalian adrenal chromaffin cell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9. 39(2): 199-211.

(6) wang, yeshi#; wu, qihui#; hu, meiqin; liu, bin; chai, zuying; huang, rong; wang, yuan; xu, huadong; zhou, li; zheng, lianghong; wang, changhe*; zhou, zhuan*; ligand- and voltage-gated ca2+ channel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 the mode of vesicular neuropeptide release in mammalian sensory neurons, science signaling, 2017. 10(484).?

制作人员

主持人:可盐胖胖

策划:小胡

编辑:小箱子

排版:小箱子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来源: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thumb/5/5d/paralysis_agitans_(1907,_after_st._leger).png/1200px-paralysis_agitans_(1907,_after_st._leger).png

    https://www.thelancet.com/clinical/diseases/parkinsons-disease
    嘉宾提供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401-020-02227-6#citeas
    https://presencianoticias.com/2017/04/11/mal-de-parkinson-puede-ser-hereditario-y-aparece-a-los-50-anos-especialista/

参考文献:

michael x. henderson,john q. trojanowski,virginia m.-y. lee. α-synuclein pathology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related α-synucleinopathies[j]. neuroscience letters, 709(2019). https://doi.org/10.1016/j.neulet.2019.134316

    huang, l., agrawal, t., zhu, g. et al. daxx represents a new type of protein-folding enabler. nature 597, 132–137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824-5
    wu, q., shaikh, m.a., meymand, e.s. et al. neuronal activity modulates alpha-synuclein aggregation and spreading in organotypic brain slice cultures and in vivo. acta neuropathol 140, 831–849 (2020). https://doi.org/10.1007/s00401-020-02227-6

推荐阅读

crispr与ipsc助力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专访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田瑞琳老师

感谢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

对本栏目的支持!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是由陈天桥、雒芊芊夫妇私人出资10亿美元创建的,旨在支持、推进全球范围内脑科学研究,造福全人类。

关于我们

脑人言一群科研人员组成的科普团队,坚持做有趣而严谨的「原创科普」。我们专注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希望能够 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脑、保护脑,探讨如何模拟脑。????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