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学科教学-数学考研参考书目-考试大纲_教育(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

0 minutes, 1 second Read


中央民族大学学科教学(数学)考研参考书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50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

更多资讯公众平台:致硕考研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33 科目名称:教育综合

i.考查目标

教育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一)教育学原理约 60 分;

(二)中国教育史约 30 分;

(三)外国教育史约 30 分;

(四)教育心理学约 3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一)名词解释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二)简答题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三)分析论述题 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

ⅲ.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本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三)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二)课程设计

(三)课程改革

(四)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八、教学

(一)教学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原则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组织形式

(六)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九、德育

(一)德育的概念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三)德育过程

(四)德育原则

(五)德育方法

(六)德育途径

(七)德育方法

十、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二)教师的素养

(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十一、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二)班集体的培养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十二、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4.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

情感。

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一)“学在官府”

(二)大学与小学

(三)国学与乡学

(四)家庭教育

(五)“六艺”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一)私人讲学的兴起

(二)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三)孟轲的教育思想

(四)荀况的教育思想

(五)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六)法家的教育思想

(七)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二)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三)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一)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二)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三)科举制度的建立

(四)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五)韩愈的教育思想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二)书院的发展

(三)私塾与蒙学教材

(四)朱熹的教育思想

(五)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一)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二)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七、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一)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二)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三)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一)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三)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四)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五)严复的教育思想

(六)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一)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二)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三)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四)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五)1922 年“新学制”

(六)收回教育权运动

十、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一)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二)教育制度改革

(三)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四)学校教育的发展

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三)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四)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

(五)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十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一)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三)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四)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六)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第三部分:外国教育史

【考查目标】

1.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理解教育历史发展的线索。

2. 了解外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认真阅读和理解国外名著。

3. 能运用历史方法和知识分析教育现象。

4. 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

民的情感。

一、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二、古罗马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二)世俗教育

(三)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家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二)天主教教育

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一)英国教育的发展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

(三)德国教育的发展

(四)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五)美国教育的发展

(六)日本教育的发展

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三)卢梭的教育思想

(四)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五)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六)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七)斯宾塞论教育

(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九)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十)杜威的教育思想

(十一)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十二)苏联教育思想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

教学的实际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

(一)学习的内涵与分类

(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三)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四、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五、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二)知识的理解

(三)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六、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四)创造性及其培养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三)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0 科目名称: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

ⅰ.考查目标

数学综合考试涵盖微积分学、线性代数两门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全部为必答题。其中微积分 90 分,线性代数 6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9 个共 27 分,其中微积分 6 个,线性代数 3 个,每个 3 分;

填空题 11 个共 33 分,其中微积分 7 个,线性代数 4 个,每空 3 分;

计算题 5 个共 60 分,其中微积分 3 个,线性代数 2 个,每个 12 分;

证明题 2 个共 30 分,其中微积分 1 个,线性代数 1 个,每个 15 分。

ⅲ.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 微积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微积分的基本知识。

2.准确理解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概念和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

一、函数与极限

(一)映射与函数

(二)数列的极限

(三)函数的极限

(四)无穷小与无穷大

(五)极限运算法则

(六)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七)无穷小的比较

(八)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

(九)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十)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不包括一致连续性)

二、导数与微分

(一)导数概念

(二)函数的求导法则

(三)高阶导数

(四)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五)函数的微分

三、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一)微分中值定理

(二)洛必达法则

(三)泰勒公式

(四)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

(五)函数的极值与最大最小值

(六)函数图形的描绘

四、不定积分

(一)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换元积分法

(三)分部积分法

(四)有理函数的积分

五、定积分

(一)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

(二)微积分基本公式

(三)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四)反常积分

六、定积分的应用

(一)定积分的元素法

(二)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

七、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一)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二)偏导数

(三)全微分

(四)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五)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六)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八、重积分

(一)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二重积分的计算法

(三)二重积分的应用

第二部分 线性代数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

2.准确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概念、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一、行列式

(一)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二)n 阶行列式的定义

(三)行列式的性质

(四)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五)克拉默法则

二、矩阵及其运算

(一)矩阵

(二)矩阵的运算

(三)逆矩阵

(四)矩阵分块法

三、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

(一)矩阵的初等变换

(二)矩阵的秩

(三)线性方程组

四、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一)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

(二)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三)向量组的秩

(四)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五)向量空间

五、相似矩阵及二次型

(一)向量的内积、长度、正交性

(二)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三)相似矩阵

(四)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五)二次型及其标准形

(六)用配方法化二次型成为标准形

(七)正定二次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