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长江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20长江大学植物学考研真题)

0 minutes, 1 second Read


2020长江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春秋》
孔子依据鲁国史书加以删编而成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鲁国鲁隐公至鲁哀公二百多年的历史,记述内容丰富。后来有人对史实进行补充叙述和评论,先后有《春秋公羊传》《春秋穀(gǔ)梁传》和《春秋左氏传》。《公羊》《榖梁》两传主要对《春秋》中的文字加以阐释,《左传》则以叙事为主。《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2.?南衙北司之争
唐代后期官僚集团和内廷宦官集团争夺权力的斗争。南衙,指位于宫城南的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北司,指宫禁以北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安史之乱后,宦官又逐渐掌握了军权,德宗时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典禁军,与二枢密使合称“四贵”,得预机密,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引起皇帝和朝官及士人的不满和反对,因而唐后期多次发生两大集团的对立和斗争。顺宗即位,启用旧臣王叔文等人,实行“永贞革新”,共谋打击宦官势力,不幸失败。文宗大和八年和九年,文宗深患宦官擅权,擢(zhuó)用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事败,株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唐末农民大起义后,中央的宦官和朝臣各自拉拢一部分藩镇势力以相抗争,南衙北司之争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灭亡。
3.?怯薛
蒙古、元朝禁卫军的称谓。突厥、蒙古语,汉译为「宿卫」。担任怯薛的人员称「怯薛歹」,复数被称作「怯薛丹」。早期,蒙古各部落首领都有宿卫亲兵。蒙古建国后,成吉思汗(元太祖)组建上万人的怯薛,人员来自亲随和千户、百户、十户那颜(贵族)子弟。以后,蒙、元皇帝的怯薛大致保持在万余人左右。因怯薛分四番入值,每番三昼夜,故又称四怯薛。怯薛长由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四杰)家族世袭。怯薛执事有火儿赤(佩弓矢者)、云都赤(带刀者)、昔宝赤(鹰人)、宝儿赤(厨师)等多种名目。元朝建立后,仍保留怯薛制,重要官员多由怯薛出身的人充任。五卫亲军建立后,替代怯薛守卫皇城。
4.?东林党
东林党是明代后期代表江南中小地主阶级与中下级官吏利益的一个政治集团,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领。明万历中叶以来,出现了许多党派。1604年,顾宪成和好友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聚会讲学,批评朝政,议论人物。许多在野士大夫“闻风响附”,一部 分在朝官员也“遥相呼应”。时人称之为“东林党”。他们要求改良政治,反对宦官专权,要求加强君主集权,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城市工商业者,反对宗室贵戚无限占田。熹宗即位后,东林党人得到重用,盛极一时,但是他们忙于打击政敌,没有做出改良社会的实际行动。不久又受魏忠贤排挤,遭到残酷镇压。此后,东林党人被斥逐殆尽,几乎无人在朝。
5.?同光中兴
咸丰去世以后,中国进入一个特定时期,就是“同光中兴”,历史书上也称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日趋衰败的清朝统治出现了所谓“同光中兴”的局面,中外出现了“暂时和好”,洋务运动也蓬勃开展起来,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平息”了。但是同光中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兴”。清朝自乾隆中后期就一直走下坡路,以后没有可以称为“治世”或者是“盛世”的。的确以休养生息为主要目的历同治、光绪两朝,清朝的经济得到恢复,并且逐步引入了西方的生产技术,我国进入了历史上第一次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发展阶段。
6.?轮船招商局
清末最早设立的最大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正式成立。总局设上海。承运漕粮,兼揽商货。1877年(光绪三年)以高价购进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扩大经营,但始终受帝国主义在华航运业的排挤。1885年经盛宣怀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辖。1930年国民党政府借口整理改为国营。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运事业的机构。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战后迁回上海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7.?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按照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三权分立”原则,采取责任内阁制,并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有国务员副署;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宗教信仰等自由,但须受政府法律限制。该文件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
8.?护国战争
1915年蔡锷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1915年,袁世凯伪造民意,重建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了护国军;贵州、广西、广东等省也通电反袁。袁世凯派军入川,镇压护国运动,遭到失败。北洋军阀冯国璋拥兵观望,西方列强也警告袁世凯暂缓称帝,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放弃帝制。6月,袁世凯忧郁而死。进步党乘机勾结西南各省实力派,与北洋军阀段祺瑞合作,以拥立黎元洪为总统,恢复国会为条件,结束了护国战争。
三、论述题
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1)先秦时期的赋税制度。先秦赋税多以“贡赋”的形式存在。商代臣民向国君进献的财物称为“土贡”。西周土贡有皮帛、宗庙之器、绣帛、木材、珍宝、祭服、羽毛等九类,称作“九贡”。此外,还有军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赋税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土地面积征收实物。前590年作丘甲,按土地征收军赋。战国时,各国赋税制度不一,不能一概而论。
(2)秦汉时期的赋税制度。秦代赋税分为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田租是按土地征粮,租率约为十分之一。口赋是按人头征钱,每人约缴120钱。杂赋一般是临时性的征调。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对封建地主有利,但也有利用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汉代的赋税主要是人头税和田租,此外还有一定的徭役。人头税分算赋和口赋两种。汉初规定,15至56岁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每人纳赋120钱,叫算赋。7至14岁的小孩,每人每年纳赋20钱,叫口赋。田租按产量征收,一般三十税一。徭役分为劳役和兵役。成年男子一生要服两年兵役,每年服一个月劳役。
(3)魏晋改为按户征收租、调,征收内容为实物。北朝直至隋朝,收取对象为 “一夫一妇”,实际上也是按户征收。各政权租、调的具体数量,各有不同(东晋南朝赋税制度屡变,呈现出以资产为主要征收依据的趋势)。
(4)隋唐。隋、唐初期,租庸调制。隋唐之际实行租

庸调制。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按丁收取田租,按户收调,又在隋代基础上,广泛实行纳庸代役。租庸调制规定:丁男每年向国家纳粟2石,称作租。交纳绢2丈,绵三两或布2丈5尺、麻3斤,称作调。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称作庸,也叫做“输庸代役”。所谓“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唐朝中期,由于农户土地占有数量严重失衡,按户、丁收税引发户口逃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于是改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要收税依据,以钱币为定税标准,实际交纳时,征收钱币与实物分夏、秋两季交纳。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5)宋的赋税主要有二税(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在纳税时,又有支移、折变、加耗、义仓税等额外盘剥。赋税之外,还有徭役、差役负担。
(6)元代的赋税制度比较混乱,北方、南方的税制亦不相同。北方的赋税主要有税粮和科差。南方的赋税制度则沿用南宋的两税法,按照地亩征税,分为夏秋两次征收。元朝政府又有繁重的徭役和差役,把所属人口按从事的职业划分,称作“诸 色户计”,使之各当其役。
(7)明初的赋税制度,是按田亩征赋,按户或按丁征役,赋和役分别征收。赋分为夏税和秋粮,在夏季征收的叫作夏税,在秋季征收的叫作秋粮。明初的役分为多种,不同的户有不同的役。明中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8)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将康熙五十年 (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 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盔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2.?中国古代中央辅政机构的演变
所谓中枢机构,即在中国古代中央官僚机构中参与决策、发布政令、拥有实权的部门。它是相对于一般事务机关而言的。
夏、商、周三代,我国的奴隶制官僚机构比较原始、简单,商代辅佐国王的最重要的官员称尹,其中最有名的尹为伊尹和傅说。西周前期,以太师、太保辅政,合称师保。如成王时,周公为师,召公为保,共同辅佐成王。
春秋时,列国以卿士辅政。卿士权力很大,不仅参与决策,主持朝政,还统率军队,是握有军政大权的首脑。卿士在各国称号不一,如齐国、晋国称上卿,郑国称执政,宋国称太宰,楚国称令尹,但其权力、地位差不多。由于卿士总揽军政大权的体制不利于国君权力的发挥,战国初年,各国纷纷确立了封建集权制度。战国时期中枢机构的特点是实行文武分职。最高的文职官员为相(楚称令尹),相的本意即为辅佐、协助。最高的武职官员为将(楚称柱国)。
(1)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相互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2)东汉设尚书台。东汉初年,中央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就是司徒、司空和太尉。三公的职位虽高,却徒有虚名,并无实权。东汉初年,正式成立尚书台,作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尚书仆射一人。在东汉,尚书台实际上成了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
(3)魏晋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魏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一番改革。中央官制的重要改变是设立了中书监、令。新设中书以分尚书之权,是曹魏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新措施,为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萌芽。中书监、令以起草诏命的形式参与决策,他们权任极重,但资格较浅,君主容易加以控制。中书省取代尚书台参预决策的部分职权,使尚书台主要成为行政中枢,一般由元老重臣担任尚书令、仆射的尚书台权利被削弱了。
(4)南朝皇帝位加强皇权,在制度和用人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制度方面最主要的变化,即把魏晋以来尚书、中书等中央官制进一步确定,并有所发展。至梁武帝时,中央的中枢权力机构大致由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等组成。其趋势是,至南朝时,国家的中枢权力机构已被划分为若干个,再无某一个机构能独掌大权。 这对加强皇帝权力是极端有力的,也为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
(5)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隋称内史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事务。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民、礼、兵、刑、工等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免。民部主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刑狱。工部主水陆工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6)宋代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7)元朝废弃以前的三省制,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之下,有左、右丞相,是实际的宰相。下面有平章政事,及右丞,左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面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另有侍郎为副,与尚书共同处理政务。
(8)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明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袭元朝。 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不久,太祖朱元璋发现中书省的丞相和地方行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洪武十三年,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揽政,且欲谋反,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臣下有奏请者处以极刑。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和丞相后,即提高六部的地位,委大政于六部,由六部分理天下庶务。由此六部尚书之上更无首长,六部各不相属,六部尚书平列,上面总其成者是皇帝,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
(9)清朝初年,重要事务满族大臣商议决定到雍正时,又在内阁之外另添一军机处。清宫里的文华殿、武英殿,这是内阁学士办事的地方。雍正又在三大殿背后,另设一个军机处,这就是所谓的南书房。最初皇帝为要保持军事机密,有许多事不经内阁,径由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变成习惯,政府实际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再在内阁。顾名思义,内阁还像是文治,而军机处则明明是一种军事统治的名称。不过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也是由内阁大臣里挑选出来的,在内阁大臣里挑几个出来到南书房协同皇帝办事。但从制度讲,二者间还是一样。太监也罢,军机大臣也罢,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算不得朝廷的大臣,决策权还在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集权达到了历史顶峰。
3.?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因此,就不能识别真正的朋友和敌人,放过了主要的民族敌人帝国主义。对于封建势力,没有去触动封建土地制度和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结果是袁世凯反动政权代替了清王朝。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它也不能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阶级,因此也就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孤立了自己。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在革命胜利发展时已经四分五裂,甚至一部分革命者转化为了新官僚、新军阀、新政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部分革命者力图挽救垂败的革命,但未能获得成功。
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他们缺乏通过长期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决心和勇气,因此,他们不得不向掌握反动势力的袁世凯迁就和妥协。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辛亥革命给封建主义以致命的一击,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之后,帝国主义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基础。
第四,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辛亥革命之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随之发展壮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第五,辛亥革命对近代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尤其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有着明显的影响。
总之,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历史证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4.?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异同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点:
一是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不同点:
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

2020长江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春秋》
孔子依据鲁国史书加以删编而成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鲁国鲁隐公至鲁哀公二百多年的历史,记述内容丰富。后来有人对史实进行补充叙述和评论,先后有《春秋公羊传》《春秋穀(gǔ)梁传》和《春秋左氏传》。《公羊》《榖梁》两传主要对《春秋》中的文字加以阐释,《左传》则以叙事为主。《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2.?南衙北司之争
唐代后期官僚集团和内廷宦官集团争夺权力的斗争。南衙,指位于宫城南的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北司,指宫禁以北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安史之乱后,宦官又逐渐掌握了军权,德宗时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典禁军,与二枢密使合称“四贵”,得预机密,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引起皇帝和朝官及士人的不满和反对,因而唐后期多次发生两大集团的对立和斗争。顺宗即位,启用旧臣王叔文等人,实行“永贞革新”,共谋打击宦官势力,不幸失败。文宗大和八年和九年,文宗深患宦官擅权,擢(zhuó)用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事败,株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唐末农民大起义后,中央的宦官和朝臣各自拉拢一部分藩镇势力以相抗争,南衙北司之争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灭亡。
3.?怯薛
蒙古、元朝禁卫军的称谓。突厥、蒙古语,汉译为「宿卫」。担任怯薛的人员称「怯薛歹」,复数被称作「怯薛丹」。早期,蒙古各部落首领都有宿卫亲兵。蒙古建国后,成吉思汗(元太祖)组建上万人的怯薛,人员来自亲随和千户、百户、十户那颜(贵族)子弟。以后,蒙、元皇帝的怯薛大致保持在万余人左右。因怯薛分四番入值,每番三昼夜,故又称四怯薛。怯薛长由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四杰)家族世袭。怯薛执事有火儿赤(佩弓矢者)、云都赤(带刀者)、昔宝赤(鹰人)、宝儿赤(厨师)等多种名目。元朝建立后,仍保留怯薛制,重要官员多由怯薛出身的人充任。五卫亲军建立后,替代怯薛守卫皇城。
4.?东林党
东林党是明代后期代表江南中小地主阶级与中下级官吏利益的一个政治集团,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领。明万历中叶以来,出现了许多党派。1604年,顾宪成和好友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聚会讲学,批评朝政,议论人物。许多在野士大夫“闻风响附”,一部 分在朝官员也“遥相呼应”。时人称之为“东林党”。他们要求改良政治,反对宦官专权,要求加强君主集权,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城市工商业者,反对宗室贵戚无限占田。熹宗即位后,东林党人得到重用,盛极一时,但是他们忙于打击政敌,没有做出改良社会的实际行动。不久又受魏忠贤排挤,遭到残酷镇压。此后,东林党人被斥逐殆尽,几乎无人在朝。
5.?同光中兴
咸丰去世以后,中国进入一个特定时期,就是“同光中兴”,历史书上也称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日趋衰败的清朝统治出现了所谓“同光中兴”的局面,中外出现了“暂时和好”,洋务运动也蓬勃开展起来,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平息”了。但是同光中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兴”。清朝自乾隆中后期就一直走下坡路,以后没有可以称为“治世”或者是“盛世”的。的确以休养生息为主要目的历同治、光绪两朝,清朝的经济得到恢复,并且逐步引入了西方的生产技术,我国进入了历史上第一次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发展阶段。
6.?轮船招商局
清末最早设立的最大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正式成立。总局设上海。承运漕粮,兼揽商货。1877年(光绪三年)以高价购进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扩大经营,但始终受帝国主义在华航运业的排挤。1885年经盛宣怀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辖。1930年国民党政府借口整理改为国营。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运事业的机构。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战后迁回上海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7.?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按照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三权分立”原则,采取责任内阁制,并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有国务员副署;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宗教信仰等自由,但须受政府法律限制。该文件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
8.?护国战争
1915年蔡锷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1915年,袁世凯伪造民意,重建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了护国军;贵州、广西、广东等省也通电反袁。袁世凯派军入川,镇压护国运动,遭到失败。北洋军阀冯国璋拥兵观望,西方列强也警告袁世凯暂缓称帝,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放弃帝制。6月,袁世凯忧郁而死。进步党乘机勾结西南各省实力派,与北洋军阀段祺瑞合作,以拥立黎元洪为总统,恢复国会为条件,结束了护国战争。
三、论述题
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1)先秦时期的赋税制度。先秦赋税多以“贡赋”的形式存在。商代臣民向国君进献的财物称为“土贡”。西周土贡有皮帛、宗庙之器、绣帛、木材、珍宝、祭服、羽毛等九类,称作“九贡”。此外,还有军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赋税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土地面积征收实物。前590年作丘甲,按土地征收军赋。战国时,各国赋税制度不一,不能一概而论。
(2)秦汉时期的赋税制度。秦代赋税分为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田租是按土地征粮,租率约为十分之一。口赋是按人头征钱,每人约缴120钱。杂赋一般是临时性的征调。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对封建地主有利,但也有利用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汉代的赋税主要是人头税和田租,此外还有一定的徭役。人头税分算赋和口赋两种。汉初规定,15至56岁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每人纳赋120钱,叫算赋。7至14岁的小孩,每人每年纳赋20钱,叫口赋。田租按产量征收,一般三十税一。徭役分为劳役和兵役。成年男子一生要服两年兵役,每年服一个月劳役。
(3)魏晋改为按户征收租、调,征收内容为实物。北朝直至隋朝,收取对象为 “一夫一妇”,实际上也是按户征收。各政权租、调的具体数量,各有不同(东晋南朝赋税制度屡变,呈现出以资产为主要征收依据的趋势)。
(4)隋唐。隋、唐初期,租庸调制。隋唐之际实行租庸调制。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按丁收取田租,按户收调,又在隋代基础上,广泛实行纳庸代役。租庸调制规定:丁男每年向国家纳粟2石,称作租。交纳绢2丈,绵三两或布2丈5尺、麻3斤,称作调。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称作庸,也叫做“输庸代役”。所谓“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唐朝中期,由于农户土地占有数量严重失衡,按户、丁收税引发户口逃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于是改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要收税依据,以钱币为定税标准,实际交纳时,征收钱币与实物分夏、秋两季交纳。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5)宋的赋税主要有二税(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在纳税时,又有支移、折变、加耗、义仓税等额外盘剥。赋税之外,还有徭役、差役负担。
(6)元代的赋税制度比较混乱,北方、南方的税制亦不相同。北方的赋税主要有税粮和科差。南方的赋税制度则沿用南宋的两税法,按照地亩征税,分为夏秋两次征收。元朝政府又有繁重的徭役和差役,把所属人口按从事的职业划分,称作“诸 色户计”,使之各当其役。
(7)明初的赋税制度,是按田亩征赋,按户或按丁征役,赋和役分别征收。赋分为夏税和秋粮,在夏季征收的叫作夏税,在秋季征收的叫作秋粮。明初的役分为多种,不同的户有不同的役。明中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8)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将康熙五十年 (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 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盔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2.?中国古代中央辅政机构的演变
所谓中枢机构,即在中国古代中央官僚机构中参与决策、发布政令、拥有实权的部门。它是相对于一般事务机关而言的。
夏、商、周三代,我国的奴隶制官僚机构比较原始、简单,商代辅佐国王的最重要的官员称尹,其中最有名的尹为伊尹和傅说。西周前期,以太师、太保辅政,合称师保。如成王时,周公为师,召公为保,共同辅佐成王。
春秋时,列国以卿士辅政。卿士权力很大,不仅参与决策,主持朝政,还统率军队,是握有军政大权的首脑。卿士在各国称号不一,如齐国、晋国称上卿,郑国称执政,宋国称太宰,楚国称令尹,但其权力、地位差不多。由于卿士总揽军政大权的体制不利于国君权力的发挥,战国初年,各国纷纷确立了封建集权制度。战国时期中枢机构的特点是实行文武分职。最高的文职官员为相(楚称令尹),相的本意即为辅佐、协助。最高的武职官员为将(楚称柱国)。
(1)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相互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2)东汉设尚书台。东汉初年,中央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就是司徒、司空和太尉。三公的职位虽高,却徒有虚名,并无实权。东汉初年,正式成立尚书台,作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尚书仆射一人。在东汉,尚书台实际上成了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
(3)魏晋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魏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一番改革。中央官制的重要改变是设立了中书监、令。新设中书以分尚书之权,是曹魏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新措施,为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萌芽。中书监、令以起草诏命的形式参与决策,他们权任极重,但资格较浅,君主容易加以控制。中书省取代尚书台参预决策的部分职权,使尚书台主要成为行政中枢,一般由元老重臣担任尚书令、仆射的尚书台权利被削弱了。
(4)南朝皇帝位加强皇权,在制度和用人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制度方面最主要的变化,即把魏晋以来尚书、中书等中央官制进一步确定,并有所发展。至梁武帝时,中央的中枢权力机构大致由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等组成。其趋势是,至南朝时,国家的中枢权力机构已被划分为若干个,再无某一个机构能独掌大权。 这对加强皇帝权力是极端有力的,也为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
(5)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隋称内史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事务。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民、礼、兵、刑、工等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免。民部主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刑狱。工部主水陆工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6)宋代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7)元朝废弃以前的三省制,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之下,有左、右丞相,是实际的宰相。下面有平章政事,及右丞,左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面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另有侍郎为副,与尚书共同处理政务。
(8)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明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袭元朝。 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不久,太祖朱元璋发现中书省的丞相和地方行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洪武十三年,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揽政,且欲谋反,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臣下有奏请者处以极刑。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和丞相后,即提高六部的地位,委大政于六部,由六部分理天下庶务。由此六部尚书之上更无首长,六部各不相属,六部尚书平列,上面总其成者是皇帝,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
(9)清朝初年,重要事务满族大臣商议决定到雍正时,又在内阁之外另添一军机处。清宫里的文华殿、武英殿,这是内阁学士办事的地方。雍正又在三大殿背后,另设一个军机处,这就是所谓的南书房。最初皇帝为要保持军事机密,有许多事不经内阁,径由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变成习惯,政府实际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再在内阁。顾名思义,内阁还像是文治,而军机处则明明是一种军事统治的名称。不过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也是由内阁大臣里挑选出来的,在内阁大臣里挑几个出来到南书房协同皇帝办事。但从制度讲,二者间还是一样。太监也罢,军机大臣也罢,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算不得朝廷的大臣,决策权还在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集权达到了历史顶峰。
3.?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因此,就不能识别真正的朋友和敌人,放过了主要的民族敌人帝国主义。对于封建势力,没有去触动封建土地制度和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结果是袁世凯反动政权代替了清王朝。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它也不能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阶级,因此也就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孤立了自己。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在革命胜利发展时已经四分五裂,甚至一部分革命者转化为了新官僚、新军阀、新政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部分革命者力图挽救垂败的革命,但未能获得成功。
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他们缺乏通过长期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决心和勇气,因此,他们不得不向掌握反动势力的袁世凯迁就和妥协。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辛亥革命给封建主义以致命的一击,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之后,帝国主义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基础。
第四,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辛亥革命之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随之发展壮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第五,辛亥革命对近代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尤其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有着明显的影响。
总之,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历史证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4.?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异同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点:
一是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不同点:
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