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帮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2016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二、名词解释

1、岐山周公庙遗址

位于陕西岐山县境内的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周公庙遗址一带原为太王所居之地,后封给周公作为采邑,目前初步认定为周公家族的墓地。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发掘,已出土大量器物与卜甲。卜甲上多刻有文字,涉及亶夫、王季、叔郑等周人先王和西周初年的重要人物。周公庙遗址的考古重大发现,为从考古学上寻找周人早期都邑提供了新的极其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2、张家山汉简

1983-1984年,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中出土的竹简。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包含1236枚竹简(不计算残片),有《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遗策》八种简书,内容涉及西汉早期的律法、司法诉讼、医学、导引、数学、军事理论等方面,为汉代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史料。

3、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的起义。六镇是沿长城一线之北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位置南北交错,是北魏为防御柔然等漠北民族而设立的。正光四年(523年),柔然进攻北魏,怀荒镇民请求开仓放粮,以便抗敌,遭镇将拒绝,兵民愤而杀死镇将,举行起义。次年春,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也聚众起义,其他各镇的兵民都纷纷响应。525年6月,起义军在北魏军和柔然军的夹击下失败。

4、农桑辑要

元代初年由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1273年成书,元初大司农司为了指导生产而编写颁行。全书共7卷10门,以北方农业为对象,农耕与桑蚕并重。内容多取自《齐民要术》《士农必用》《务本新书》《四时纂要》《韩氏直说》等书的精华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北方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棉花和苎麻的栽培技术等,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官方农书。

5.俺达汗

俺答汗(1507~1582)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其部住牧在丰州滩(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一带。明嘉靖初年崭露头角,配合其长兄吉囊数征北方兀良哈和青海的卫部特(见瓦剌)等部。吉囊死后,势力日强,控制蒙古右翼地区,将察哈尔宗主汗迫往辽东。嘉靖二十九年(1550)兵临北京城下,胁求通贡,史称庚戌之变。次年明朝迫于俺答威势,开马市于宣府、大同等地,旋因闭市而战事复开。明朝还封俺答为顺义王,其弟、子及各部头目皆授以都督、指挥、千百户等官;还先后于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近边地区开设马市十一处,互市贸易,与市人数年有增加。从此开始了明蒙几十年和平友好的局面,促进了蒙古右翼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6、李秀成

太平军后期著名将领。早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加太平军,因战功卓著,屡受提拔。天京事变后, 与陈玉成、洪仁圩等同主军政,提出不少有见识的主张。1858年,与陈玉成主持召开枞阳军事会议。9月,与陈玉成部合力,在浦口等地再破江北大营。1859年冬,封忠王。1860年,再破江南大营。乘胜东进苏杭,建立苏福省(苏州为首府),为太平天国开辟了新的重要基地。1860年9月,与陈玉成联合实施二次西征,会攻武汉。因李秀成进兵迟缓、失期而使计划失败。1862年6月,受洪秀全令回援天京。年底天京形势危急,提出让城别走,被洪秀全拒绝。1864年7月19日,失城。城破时,护幼天王突围,混乱中失散被俘。曾亲书供状数万言,述及太平天国历史及其得失,提出“收齐章程”,为敌出策招降太平军。1864年8月7日,被曾国藩杀害。

7、联省自治运动

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一种政治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和胡适。他们认为,中国的乱源是中央政府权力太大,导致地方争夺,军阀混战,因而主张扩大地方和民众权力,实行“省民自决主义”,建立“联省自治共和国”。这种思潮被一些地方军阀用来作为巩固地盘和对抗中央政权的理论基础,并发起联省自治运动。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联省自治运动随之结束。

8、四人帮

“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的反革命集团。形成于197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其成员为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和姚文元。四人在后期皆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977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将“四人帮”逐一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通过公审分别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依法进行了制裁。

9、新生活运动

为提高国民知识和道德,过合乎礼仪廉耻的新生活,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中心准则是“礼、仪、廉、耻”。从改造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具体标准是“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运动有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主持,在全国1300多个县设立了新生活运动分会,成立了总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新生活劳动服务团,后发展到40万人以上。新生活运动有控制民众反共的一面,也在抗战爆发后起到了一些战时服务、救济等作用。

三、论述题

1、陈寅恪在《论韩愈》中认为:“唐代之史可以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如此。”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陈寅恪所持论断是学术界广泛讨论的唐宋变革论,与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所持的唐宋变革论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一论断有一定的道理,且有较为丰富的史料做支撑,为历史研究者尤其是南北朝至宋代研究者提出了一个较具启发意义的论题。当代史研究者中不乏援引该论断展开研究者,反应出该论断的生命力之强。

按陈寅恪的见解,唐中叶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以中华数千年文化传承而论,宋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这一巨变发生的起点大约在唐中叶。这种认识大体可以成立。以唐代中叶为界,前后两个时期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迁。(1)南北朝门阀政治发展到唐中叶后变成君主独裁政治,贵族地位下降,平民地位提升。(2)门阀观念大大淡化,平民主义抬头,婚俗中的门第观念淡化。(3)南北朝政局动荡局面结束,大一统局面逐步奠定。(4)经济形态发生重大改变,南北朝的庄园制变成租庸调制,贵族掌握的农奴成为朝廷掌握的佃户,名实物经济逐渐转变为货币经济,两税法实施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5)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演变成科举制,选拔官吏不问出身,而问忠诚和才学。(6)贵族集团势力弱化,开始出现朋党政治。(7)文化上,魏晋南北朝老庄思想、佛教思想和胡人文化逐渐演变为唐中叶后儒学思想、中原文化,佛、道、儒等各派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具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被孕育出来。

不过,陈寅恪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一个论断都只是历史认识中的抽象性认识,是对历史发展大势的勾勒性描述,不能涵盖所有的历史课题,也不可能解释所有的历史问题。唐代近三百年必定有许多较为稳定的方面,政治上具有一脉相承性,统治策略上具有连续性,经济上和文化上也有继承和发展性,在很多问题上,唐代前后期差异并不那么显著。陈寅恪论断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唐代疆域辽阔,边疆及偏远地区的发展水平远不及京畿和中原地区,富庶地区的显著变迁未必也发生在落后地区,落后地区某些方面的显著变迁未必适用于唐中叶变革说。因而,该说法不宜过分拔高或泛化,应当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

总之,陈寅恪的论断具有启发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是复杂多变的,历史研究既要勇于创新,又要讲究学理,更要从史料出发,史学研究者在引用或借鉴这一论断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2、论述明朝内阁的起源,并比较明清内阁的异同

(一)明代内阁。明太祖废丞相后,繁剧的政务和大量的奏札自非一个人的精力所能料理。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由文人充任,批阅奏章,只可备顾问。明成祖即位以后,则特召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直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渐升为大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宣宗常到内阁,命阁臣票拟。特别是到英宗时,小皇帝九岁即位,不能处理国事,凡章奏皆由阁臣票拟呈进,以后内阁票拟遂成为制度。所谓票拟,即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代替皇帝先看,提出处理意见,墨书在一张小票(纸条)上,附贴在章奏上,呈进皇帝。皇帝看过之后,把小票撕了,亲自用红笔写批在章奏上,这叫作批红。内阁票拟经皇帝批红之后,就变成正式谕旨发下。不过大臣的票拟只有经皇帝朱批之后方能生效,故天下事务权力仍旧归于皇上,内阁仍只是辅政机构。

明中期以后,由于皇帝怠政或倚重内阁,阁臣权力日重,票拟往往就是皇帝的朱批意见,所以,内阁大学士尤其是内阁首辅,往往无丞相之名,却是实际上的丞相。但内阁不能统领百官、指挥诸司,又是大不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内阁的权力实际大大低于古代宰相的职权,这十分有利于君主加强集权。

(二)清朝沿袭明制,仍以内阁作为政府的中枢机构,以内阁大学士作为宰辅,但 实际上内阁的实权远不及明朝。内阁系由皇太极时的文馆及内三院演变而来。天聪三年(1620年),皇太极设立文馆,后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入关以后,清廷仿照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一般来讲,内阁设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内阁的职责一如明朝,但由于它的一些重要事务分与后来所设的南书房和军机处,因此其实际权力比明代要小。阁臣虽有草拟诏旨之责,但只是秉承皇帝的意旨。

3、比较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洋务运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掀起的一场旨在富国强兵的学习西方的运动,它因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宣告破产;清末新政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自发

进行的一次改革自救举措,其改革的范围涉及多个方面。两者均是清政府采取的一次革新措施。大体说来,两者之间存在以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相同点:

(1)背景相同。两次改革运动的产生有着相同的背景,即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换言之,它们都不是清政府自发的革新举措,均是由外在力量的逼迫所致。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时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更是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在这个过程中,清政府内部一些开明人士注意到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运动;清末新政则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并占领北京,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合法性遭到严重挑战的背景下进行的,迫使其不得不再次启动改革。

(2)目的相同。两者均有着完全一致的目的。从两次改革的背景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都是在遭到外力的重大挑战后启动的,不能体现清政府的自发革新意识。两次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岌岌可危的统治。

(3)结果相同。两次运动都没有实现其改革的初衷。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重在器物层面的学习,而忽视制度方面的改革,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末新政尽管改革涉及政治体制,但因其缺乏诚意与民众的支持,最终因辛亥革命的爆发以及清政府的覆灭而宣告失败。

(二)不同点:

(1)领导者不同。两次改革的主要领导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洋务运动是以中央与地方上的一些开明官员为主要领导者,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则以曾国藩等人为代表,但与此同时,他们不断遭到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攻击,作为最高权力者的慈禧并未在此次运动中旗帜鲜明地支持洋务派,而是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两方的争论。但清末新政不同,此次改革是慈禧亲自下令启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仓皇逃离北京,这使她深受刺激,下定决心进行改革。换言之,清末新政是在清政府最高当局的领导下进行的。

(2)改革的内容不同。两次改革有着完全不同的革新内容。洋务运动更多地侧重器物层面,如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开办军工企业以及民用企业、开办新式学校等,这些都并未触及清政府落后的专制体制。但清末新政不同,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乃至军事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影响深远的革新举措:在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设立民意机构资政院、谘议局;在经济上立法,奖励工商等;在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奖励留学;在军事方面则开练新军。这些革新举措无论是在范围还是内容上都大大超出了洋务运动。

(3)产生的影响不同。两次改革尽管都失败了,但产生的影响却截然不同。洋务运动仅在器物层面上学习西方,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其创办的企业、学校乃至军队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给整个政局乃至社会施加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但清末新政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它在政府机构的改革直接促使了传统行政体制向近代行政体制的转变;在军队方面的改革使中国军队现代化程度大大增强;科举的废除直接导致“四民社会”(士农工商)的崩解,新式教育开始兴起;资政院及谘议局的创办则使中国的民主制度化进程大大加快等。可见,清末新政造成的这些深远影响,是洋务运动所不可能企及的。

4、论述中国与两次世界大战关系

提示:一战:参战,导致五四,危机加深

二战:参战,中国崛起,四大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太大,战争基本上不是在中国国土上进行的,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交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在和会上受到战败国的待遇.山东问题表明中国又一次被列强欺骗了.政府外交上的失败却唤醒了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从未有过的空前高涨的民族意识.

二战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国军民在二战中的巨大牺牲和非凡的贡献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各国已对中国另眼相看.尤其是战后,中国的命运已不再操纵于列强之手.此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也渐渐加快。

?

2016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二、名词解释

1、岐山周公庙遗址

位于陕西岐山县境内的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周公庙遗址一带原为太王所居之地,后封给周公作为采邑,目前初步认定为周公家族的墓地。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发掘,已出土大量器物与卜甲。卜甲上多刻有文字,涉及亶夫、王季、叔郑等周人先王和西周初年的重要人物。周公庙遗址的考古重大发现,为从考古学上寻找周人早期都邑提供了新的极其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2、张家山汉简

1983-1984年,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中出土的竹简。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包含1236枚竹简(不计算残片),有《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遗策》八种简书,内容涉及西汉早期的律法、司法诉讼、医学、导引、数学、军事理论等方面,为汉代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史料。

3、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的起义。六镇是沿长城一线之北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位置南北交错,是北魏为防御柔然等漠北民族而设立的。正光四年(523年),柔然进攻北魏,怀荒镇民请求开仓放粮,以便抗敌,遭镇将拒绝,兵民愤而杀死镇将,举行起义。次年春,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也聚众起义,其他各镇的兵民都纷纷响应。525年6月,起义军在北魏军和柔然军的夹击下失败。

4、农桑辑要

元代初年由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1273年成书,元初大司农司为了指导生产而编写颁行。全书共7卷10门,以北方农业为对象,农耕与桑蚕并重。内容多取自《齐民要术》《士农必用》《务本新书》《四时纂要》《韩氏直说》等书的精华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北方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棉花和苎麻的栽培技术等,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官方农书。

5.俺达汗

俺答汗(1507~1582)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其部住牧在丰州滩(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一带。明嘉靖初年崭露头角,配合其长兄吉囊数征北方兀良哈和青海的卫部特(见瓦剌)等部。吉囊死后,势力日强,控制蒙古右翼地区,将察哈尔宗主汗迫往辽东。嘉靖二十九年(1550)兵临北京城下,胁求通贡,史称庚戌之变。次年明朝迫于俺答威势,开马市于宣府、大同等地,旋因闭市而战事复开。明朝还封俺答为顺义王,其弟、子及各部头目皆授以都督、指挥、千百户等官;还先后于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近边地区开设马市十一处,互市贸易,与市人数年有增加。从此开始了明蒙几十年和平友好的局面,促进了蒙古右翼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6、李秀成

太平军后期著名将领。早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加太平军,因战功卓著,屡受提拔。天京事变后, 与陈玉成、洪仁圩等同主军政,提出不少有见识的主张。1858年,与陈玉成主持召开枞阳军事会议。9月,与陈玉成部合力,在浦口等地再破江北大营。1859年冬,封忠王。1860年,再破江南大营。乘胜东进苏杭,建立苏福省(苏州为首府),为太平天国开辟了新的重要基地。1860年9月,与陈玉成联合实施二次西征,会攻武汉。因李秀成进兵迟缓、失期而使计划失败。1862年6月,受洪秀全令回援天京。年底天京形势危急,提出让城别走,被洪秀全拒绝。1864年7月19日,失城。城破时,护幼天王突围,混乱中失散被俘。曾亲书供状数万言,述及太平天国历史及其得失,提出“收齐章程”,为敌出策招降太平军。1864年8月7日,被曾国藩杀害。

7、联省自治运动

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一种政治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和胡适。他们认为,中国的乱源是中央政府权力太大,导致地方争夺,军阀混战,因而主张扩大地方和民众权力,实行“省民自决主义”,建立“联省自治共和国”。这种思潮被一些地方军阀用来作为巩固地盘和对抗中央政权的理论基础,并发起联省自治运动。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联省自治运动随之结束。

8、四人帮

“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的反革命集团。形成于197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其成员为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和姚文元。四人在后期皆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977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将“四人帮”逐一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通过公审分别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依法进行了制裁。

9、新生活运动

为提高国民知识和道德,过合乎礼仪廉耻的新生活,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中心准则是“礼、仪、廉、耻”。从改造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具体标准是“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运动有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主持,在全国1300多个县设立了新生活运动分会,成立了总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新生活劳动服务团,后发展到40万人以上。新生活运动有控制民众反共的一面,也在抗战爆发后起到了一些战时服务、救济等作用。

三、论述题

1、陈寅恪在《论韩愈》中认为:“唐代之史可以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如此。”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陈寅恪所持论断是学术界广泛讨论的唐宋变革论,与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所持的唐宋变革论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一论断有一定的道理,且有较为丰富的史料做支撑,为历史研究者尤其是南北朝至宋代研究者提出了一个较具启发意义的论题。当代史研究者中不乏援引该论断展开研究者,反应出该论断的生命力之强。

按陈寅恪的见解,唐中叶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以中华数千年文化传承而论,宋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这一巨变发生的起点大约在唐中叶。这种认识大体可以成立。以唐代中叶为界,前后两个时期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迁。(1)南北朝门阀政治发展到唐中叶后变成君主独裁政治,贵族地位下降,平民地位提升。(2)门阀观念大大淡化,平民主义抬头,婚俗中的门第观念淡化。(3)南北朝政局动荡局面结束,大一统局面逐步奠定。(4)经济形态发生重大改变,南北朝的庄园制变成租庸调制,贵族掌握的农奴成为朝廷掌握的佃户,名实物经济逐渐转变为货币经济,两税法实施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5)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演变成科举制,选拔官吏不问出身,而问忠诚和才学。(6)贵族集团势力弱化,开始出现朋党政治。(7)文化上,魏晋南北朝老庄思想、佛教思想和胡人文化逐渐演变为唐中叶后儒学思想、中原文化,佛、道、儒等各派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具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被孕育出来。

不过,陈寅恪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一个论断都只是历史认识中的抽象性认识,是对历史发展大势的勾勒性描述,不能涵盖所有的历史课题,也不可能解释所有的历史问题。唐代近三百年必定有许多较为稳定的方面,政治上具有一脉相承性,统治策略上具有连续性,经济上和文化上也有继承和发展性,在很多问题上,唐代前后期差异并不那么显著。陈寅恪论断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唐代疆域辽阔,边疆及偏远地区的发展水平远不及京畿和中原地区,富庶地区的显著变迁未必也发生在落后地区,落后地区某些方面的显著变迁未必适用于唐中叶变革说。因而,该说法不宜过分拔高或泛化,应当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

总之,陈寅恪的论断具有启发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是复杂多变的,历史研究既要勇于创新,又要讲究学理,更要从史料出发,史学研究者在引用或借鉴这一论断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2、论述明朝内阁的起源,并比较明清内阁的异同

(一)明代内阁。明太祖废丞相后,繁剧的政务和大量的奏札自非一个人的精力所能料理。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由文人充任,批阅奏章,只可备顾问。明成祖即位以后,则特召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直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渐升为大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宣宗常到内阁,命阁臣票拟。特别是到英宗时,小皇帝九岁即位,不能处理国事,凡章奏皆由阁臣票拟呈进,以后内阁票拟遂成为制度。所谓票拟,即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代替皇帝先看,提出处理意见,墨书在一张小票(纸条)上,附贴在章奏上,呈进皇帝。皇帝看过之后,把小票撕了,亲自用红笔写批在章奏上,这叫作批红。内阁票拟经皇帝批红之后,就变成正式谕旨发下。不过大臣的票拟只有经皇帝朱批之后方能生效,故天下事务权力仍旧归于皇上,内阁仍只是辅政机构。

明中期以后,由于皇帝怠政或倚重内阁,阁臣权力日重,票拟往往就是皇帝的朱批意见,所以,内阁大学士尤其是内阁首辅,往往无丞相之名,却是实际上的丞相。但内阁不能统领百官、指挥诸司,又是大不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内阁的权力实际大大低于古代宰相的职权,这十分有利于君主加强集权。

(二)清朝沿袭明制,仍以内阁作为政府的中枢机构,以内阁大学士作为宰辅,但 实际上内阁的实权远不及明朝。内阁系由皇太极时的文馆及内三院演变而来。天聪三年(1620年),皇太极设立文馆,后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入关以后,清廷仿照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一般来讲,内阁设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内阁的职责一如明朝,但由于它的一些重要事务分与后来所设的南书房和军机处,因此其实际权力比明代要小。阁臣虽有草拟诏旨之责,但只是秉承皇帝的意旨。

3、比较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洋务运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掀起的一场旨在富国强兵的学习西方的运动,它因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宣告破产;清末新政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自发进行的一次改革自救举措,其改革的范围涉及多个方面。两者均是清政府采取的一次革新措施。大体说来,两者之间存在以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相同点:

(1)背景相同。两次改革运动的产生有着相同的背景,即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换言之,它们都不是清政府自发的革新举措,均是由外在力量的逼迫所致。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时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更是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在这个过程中,清政府内部一些开明人士注意到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运动;清末新政则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并占领北京,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合法性遭到严重挑战的背景下进行的,迫使其不得不再次启动改革。

(2)目的相同。两者均有着完全一致的目的。从两次改革的背景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都是在遭到外力的重大挑战后启动的,不能体现清政府的自发革新意识。两次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岌岌可危的统治。

(3)结果相同。两次运动都没有实现其改革的初衷。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重在器物层面的学习,而忽视制度方面的改革,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末新政尽管改革涉及政治体制,但因其缺乏诚意与民众的支持,最终因辛亥革命的爆发以及清政府的覆灭而宣告失败。

(二)不同点:

(1)领导者不同。两次改革的主要领导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洋务运动是以中央与地方上的一些开明官员为主要领导者,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则以曾国藩等人为代表,但与此同时,他们不断遭到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攻击,作为最高权力者的慈禧并未在此次运动中旗帜鲜明地支持洋务派,而是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两方的争论。但清末新政不同,此次改革是慈禧亲自下令启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仓皇逃离北京,这使她深受刺激,下定决心进行改革。换言之,清末新政是在清政府最高当局的领导下进行的。

(2)改革的内容不同。两次改革有着完全不同的革新内容。洋务运动更多地侧重器物层面,如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开办军工企业以及民用企业、开办新式学校等,这些都并未触及清政府落后的专制体制。但清末新政不同,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乃至军事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影响深远的革新举措:在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设立民意机构资政院、谘议局;在经济上立法,奖励工商等;在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奖励留学;在军事方面则开练新军。这些革新举措无论是在范围还是内容上都大大超出了洋务运动。

(3)产生的影响不同。两次改革尽管都失败了,但产生的影响却截然不同。洋务运动仅在器物层面上学习西方,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其创办的企业、学校乃至军队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给整个政局乃至社会施加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但清末新政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它在政府机构的改革直接促使了传统行政体制向近代行政体制的转变;在军队方面的改革使中国军队现代化程度大大增强;科举的废除直接导致“四民社会”(士农工商)的崩解,新式教育开始兴起;资政院及谘议局的创办则使中国的民主制度化进程大大加快等。可见,清末新政造成的这些深远影响,是洋务运动所不可能企及的。

4、论述中国与两次世界大战关系

提示:一战:参战,导致五四,危机加深

二战:参战,中国崛起,四大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太大,战争基本上不是在中国国土上进行的,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交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在和会上受到战败国的待遇.山东问题表明中国又一次被列强欺骗了.政府外交上的失败却唤醒了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从未有过的空前高涨的民族意识.

二战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国军民在二战中的巨大牺牲和非凡的贡献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各国已对中国另眼相看.尤其是战后,中国的命运已不再操纵于列强之手.此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也渐渐加快。

?

?????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