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文物学》考研真题精选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论述题
1文物学研究的特点。[复旦大学2011年研]
答:文物学是在研究文物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文物进行系统的研究的一般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很强的新型科学。
文物学研究的特点包括:
(1)研究对象跨越的时间最长
文物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包括古代地上的、出土的和传世的以及近代乃至当代的文物(可移动的不可移动的文物)都属于文物学研究的对象。
(2)研究内容极其丰富
研究如何鉴定文物,评估文物的价值,以及如何保护文物等。
(3)研究领域跨学科
通过多学科的融合进行新的整合而成,是人们对文物认识和利用的学问,是关于文物运行与信息传播规律的学问。它涉及知识非常广泛,不仅仅与一门学科相关,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
(4)研究目的对国家意义重大
保管保护好文物,可使文物世世代代相传,避免文物从本国流失到国外。通过对文物的研究,评估文物的价值,阐述各类文物的演变发展过程,进而进行专题或专门研究,获取各类文物所蕴含的各种信息,诠释历史问题,解释历史规律。探讨如何做好宣传工作,使文物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2说说考古学和文物学的主要异同。[南京大学2012年研]
答:文物学与考古学(现代考古学)都属于历史科学,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直接的差异如下:
(1)研究的年代范围
①考古学
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与近代、现代无关。其研究的年代下限定在明王朝灭亡(1644),而往往只到元代;清代则不在它研究的年代范围之内。
②文物学
研究的年代范围,从古至今,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对现代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文化遗存,也要进行研究。从清代到现今都属于文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的对象
①考古学
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是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它们须是人类社会活动或与人类社会活动有关的遗存。它们应是人类有意加工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或能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
②文物学
研究的对象也是实物资料,但不限于古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还包括近代和现代的物质文化遗存。
(3)研究的方法
①考古学
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进行田野考古调查、田野考古发掘和对发掘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的重点是遗迹和遗物的整个系列和类型。
a.“相对年代”
“相对年代”是指各种古代遗址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通常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来断定。考古学研究把地层学、类型学、自然科学手段作为主要断代方法。
b.“绝对年代”
“绝对年代”是指古代遗迹建造和遗物制作的年代,具体到现今有多少年。
②文物学
文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分类法、排比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年代测定法等。
(4)研究的目的
①考古学
把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中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作为研究依据,把遗迹和遗物的整

个系列和类型作为研究重点,考古学研究要通过实物资料阐述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扩大横和纵的研究范围。

②文物学
既要研究文物的不同系列,又要研究文物本身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与作用,进而分门别类地研究,形成专门史。同时,文物学还要研究文物管理和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文物进行宣传教育。

3两周玉器的特点。[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1)西周玉器的特点
在商代末期,中国玉器工业已经发达到一定程度。西周玉器承商之艺,并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目前所出西周玉器主要以周原墓地为代表。它们在器型、装饰及艺术风格上可以明显的看到对商代玉器艺术格调的因袭:强调对象的主要特征,并加以夸张的表现;造型单纯简练,细部装饰多予省略;用线遒劲流畅,生动自然,一面坡阴线纹开始出现并普遍应用;璜的面貌丰富多彩。总体上给人以简洁明快、潇洒飘逸的美感。西周时,组玉佩饰形成和发展,这种有秩序的排列组合,体现了玉器等级化、礼仪化的特色,如诸侯之佩玉数量多,形式繁复,展示了他们显赫的地位;动物纹饰造型简练,多作片状,常以粗细阴线来刻画主题,艺术效果较商更加真实生动。
(2)东周玉器的特点
①春秋时期
春秋玉器以诸侯玉器为主,早期仍继承西周时期做工,但器型更加小巧,纹饰更加细密,盛行夔龙首纹、涡纹等,浅隐起为主。组玉佩在“玉德”观念指导下,随着原料质地的多样化,组合形式由简到繁,花样翻新。动物纹饰写实性增强,更加贴近生活,幻想的、神秘的成分减少。春秋玉器还讲究对称,如成双佩戴的玉虎,后来演化成虎符。
②战国时期
战国玉器的代表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所出玉器,它们质量更加精湛,纹饰以云纹为主,采用隐起、镂空、阴线、单面或双面雕等多种工艺方法。战国时金玉复合材料也得到运用,体现了战国玉器工艺的创新。
③综述
综观春秋、战国两个阶段的玉器,与西周的相比,器型更加繁缛,在装饰上将整体肢解,局部加以抽象化,演变为细密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

4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题材、工艺、造型风格及历史意义。[山东大学2012年研]
答: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外城墙以东1225米处。1974年春,西杨村一批村民打井时发现。当年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正式开始发掘,探出总面积126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的俑坑,编为1号坑。1号坑试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武士俑500个,车马4乘。1976年在1号坑坑北探出2号坑,2号坑西探出3号坑,并在2、3号坑之间发现4号坑。
(1)题材
包括武士俑、步兵俑(含弩兵俑)、车兵俑、骑兵俑、车骑兵俑、战车、陶马等,以及大批青铜兵器。其中武士俑高1.75~1.85米,皆身着铠甲或战袍或执弩、弓,负矢箙,执矛、刀、戟,佩剑;弩兵俑皆执弓负箙,不着铠甲,着战袍;战车多为木制。
(2)工艺
陶俑的制作体现出非常高的制陶技术,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俑大小同真人真马,制作复杂。秦俑的制作,以塑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入窑烧制,烧成绘彩,工艺复杂。烧结的温度约为1000℃,高温烧结不变形,至今坚硬如青石,击之有声。
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皆制作精密,表面大多作过铬盐氧化处理,表层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防腐能力强。出土青铜剑多80厘米以上。2号坑出土一批青铜剑,长86厘米,光滑锋利,有的剑身共有8个棱面,棱面间误差不足一根发丝。1号坑第一过洞出土的一把剑当时被俑压弯成45度角,取出后一瞬间恢复常态。1号坑出土的16件铍,两面布满不规则云头状花纹,与器表的金相组织融为一体,与越王勾践剑的菱形花纹工艺相似。
(3)造型风格
兵马俑的塑造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艺术手法细腻、明快。兵马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它从神态、表情、容貌、动作、姿势、服饰等方面,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不同年龄、经历、兵种、职位的人物所特有的神情举止,精神风貌和内心感受;而战马则形体高大、劲健有力,均张口衔镳,剪鬃缚尾,双耳前倾,显示了它们的机警敏捷、强壮善驰。
秦俑具有高度的写实性,整体布局以当时秦军的实况为基础,个体的雕塑尽力按照实物的真实尺寸进行制作,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秦俑的塑造讲求神与形的统一,以头部刻画最为精致,凸显了不同的人物外形、官阶、性格特征及精神面貌。秦俑在一些关键的部位运用了夸张和提炼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法。秦俑采用了绘塑结合的制作方式,其彩绘色调明快、绚丽,运用了很强的对比色。
(4)意义
秦兵马俑涉及的兵种齐全,阵列整齐,形象地再现了当时阵列和装备的情况,是研究秦代军队阵列的可靠资料。
陶俑形态各异,面目、表情各不相同,是重要的地下雕塑艺术的宝库。青铜兵器皆制作精密,反应了当时先进的技术,在冶金工艺中至今仍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兵马俑坑的朝向对于秦陵朝向的确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秦兵马俑是我国的一笔厚重的文化财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5试述唐长安城里坊制度布局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南京大学2012年研]
答:(1)唐长安城里坊制度布局的主要特点
①隋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唐代虽基本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之一。
②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东市则有120行商店和作坊。
③长安城采用严格的里坊制,全城划分为108个坊,里坊大小不一,小坊约1里见方,和传统尺度相似,大坊则成倍于小坊。坊的四周筑高厚的坊墙,有的坊设2门,有的设4门。坊内有宽约15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成16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坊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④长安城的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每面开三门,皇城左右有祖庙及社稷,与《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接近。
⑤城市布局上“宫殿与民居不相参”的意图十分明显,采用严格的里坊制,这些都与当时统治阶级对人民的严格管制与防范有关。
(2)唐长安城里坊制度布局对后世的影响
唐长安历经几次大规模的修建,人口逐渐增加,总人口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长安的规划也对其他都城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

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