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情缘丁志超在西大读研究生时的那些事

0 minutes, 4 seconds Read


编者按
建校九十年,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广西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学界才俊、政界栋梁、商界精英、文化名人及各类建设人才。在我校90周年校庆之际,特推出“九秩情缘——西大校友回忆录”系列推送,记录历届西大校友对曾经校园生活点滴回忆,感受广西大学九十年来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和精神积淀。
在西大读研究生时的那些事
丁志超

丁志超,广西大学机械系 1978 级研究生,工学硕士。历任江西省机械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2005年退休。
离开广西大学30多年了,然而,读研究生时经历的那些事却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我们的1978级研究生班

1978年8月我接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成为广西大学1978级研究生班的一员。
我们班15人,年纪最大的39岁,最小的31岁,平均年龄大于35岁,是个名副其实的“老研究生班”,我33岁属于中等偏下。

虽说年纪大,但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我们这些老学生都特别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记得当时学校规定学生宿舍每天晚上10点必须熄灯,但对我们这些老学生网开一面,所以每天晚上10点以后我们住的学生宿舍6 号楼除走廊灯以外别的灯全部熄灭,只有我们宿舍的灯还开着。11点以后,有时我会有一点困倦的感觉,但只要看到其他同学仍然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困倦感顿时一扫而光,好像约定俗成的一样,大家一般直到深夜12点才收拾东西上床睡觉。

在学校度过的第一个假期

学校放寒假了,其他同学都高高兴兴回家去了,我却高兴不起来,这学期其他学科成绩还可以,可是英语成绩刚刚及格,在全班倒数第二。我知道我中学和大学时学的都是俄语,与那些一直学英语的同学相比,我的英语基础太差,学起来非常吃力,如果这个局面不能及时扭转,后面的学习将越来越被动。因此,放假前我给妻子写了信,告诉她我打算利用这个假期把英语“抓上去”,没法回家了,希望她能谅解和支持。很快,妻子来信了,支持我的做法。
假期里,我通过自学语法-记忆单词-翻译课文-做完每课课文后的全部练习-做到能背诵默写整篇课文的自学程序,自学了下一个学期的全部英语课程。中间有不理解的内容或没有搞明白的问题,就去教我们英语老师黄大鹏家请教,黄老师每次都认真地为我答疑解惑,还对我翻译的课文和课文后的全部练习做了认真地批改,并对我的作业进行讲评。这个假期的努力,改变了我在英语学习上的被动局面,也为后来我阅读和翻译英语科技文献打下了基础。

别开生面的专业课

我们15人分属3个系,5个研究方向,学习年限和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所以虽然是一个班,却只有自然辩证法( 政治 )、外语等基础课程是15人一起上的大课,其他课程则分别采取中课(一个系的研究生一起上的专业基础课 ) 和小课 ( 由导师直接与研究生一对一或一对二授课的专业课 )。
与大课和中课采取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小课由于只有我和师兄吴彤峰两个学生,我们的导师曹硕生老师每当上关于磨削理论与研究现状的专业课之前总是先给我们布置题目和参考文献,要求我们轮流做主讲,且必须提出自己对题目内容的见解。上课时由师兄吴彤峰和我先后就自己准备的题目讲给老师听,曹老师像一个学生一样坐在下边认真听我们讲课,然后提出问题要主讲者解答 ( 主讲者之外的另一人也要提出问题 ),并和 我们一起讨论。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使我们不仅要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题目内容的脉络,而且还要提出自己对有关内容的见解和对题目内容不理解的地方。将这些讲给曹老师和师兄听,本来就使我对所讲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再经过和大家一番讨论之后,我对题目的内容了解更深了,思路更清晰了,也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调研和收集资料

进入课题研究阶段,首先要为课题进行调研和收集资料。根据导师的安排,我和师兄吴彤峰先后去了武汉的华中工学院 ( 现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部郑州磨料磨具与磨削研究所、机械部洛阳农机研究所、北京工学院 ( 现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学院 ( 现东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纺织工学院 ( 现东华大学 ) 等,拜访了很多在国内从事 磨削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这些老师对我们都很热情,不仅带我们参观实验室,将他们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以及取得的进展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还送给我们很多科研资料,使我们对国内磨削研究的现状有了大致了解。
我们还去了当时外文书籍与期刊全国最全的北京图书馆收集外文资料,每天都要翻看大量的外文书籍与学术期刊,找出我们所要的篇章交给工作人员复印,以备带回去翻译和查阅。图书馆距我们住的旅馆比较远,我们每天都早早从住的小旅馆坐公共汽车去图书馆,往往成了图书馆当天来得最早的读者。因为北京的饭馆人很多 ( 当时“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内有“三难”——住宿难、吃饭难、乘车难 ),往往要排队很长时间,买好牌子,然后等桌子,有时甚至站在饭桌前要等前面两三拨人吃完才能轮到我们上桌吃饭。我们不愿为此耽误时间,通常就买点北京街头的烤红薯或买个面包当午餐随便对付一下,晚上图书馆关门了才去找个地方吃晚饭。就这样,原定要8—10天才能完成的资料收集工作只用了6—7天时间。
在调研和收集资料过程中,我们还多次尝到“乘 ( 火 ) 车难”的滋味。为了早点完成任务,我们在一个月的行程中没有休息过一天,也没有逛过一个风景点。每到一个地方先找旅馆住下,然后找地方吃饭,商量下一步工作安排并马上开展工作,甚至在坐了一夜火车之后也马上投入工作。每个地方的工作一结束,马上去买火车票,由于买不到坐票,我们常常不是坐火车而是“站火车”,只有等坐在座位上的人下车我们才能有座位,否则就只有趁坐在座位上的人上厕所时我们才能坐一下,舒展一下站得有些麻木的腿。记得站得时间最长的一段是从洛阳上车直到南京有人下车,一直站了21个小时。好在我们年轻,而且这次调研与收集资料的收获很大,所以当时虽然我们身体有些疲劳,却感到很充实,并未觉得有多苦。

一次难忘的国际学术交流

1980年秋天,我正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准备,曹老师来到实验室告诉我:国际磨削研究方面的权威人士、cirp ( 国际生产工程研究协会 ) 主席sa

lye教授将应邀到郑州讲学并与我国磨削研究界进行学术交流,接待单位机械部郑州磨料磨具与磨削研究所邀请曹老师参加会议,并要求曹老师和参与交流的其他专家分别负责对salye教授的一篇学术论文进行消化,然后在salye教授讲学前向参加听讲的我国磨削研究界同仁介绍文章的内容,以便于大家理解salye教授的学术思想,为进行这次学术交流打好基础。曹老师告诉我,由于那段时间工作较忙,他没有办法参加会议,要我代表他作为技术交流专家去参加会议。我一听就慌了,这可是与国际磨削界权威人士的技术交流啊,我能承担得了吗?而且曹老师负责介绍的salye教授的论文是德文版,我可是一点也不懂德文,怎么消化呢,又怎么向其他人介绍呢?好像是看出了我的顾虑,曹老师说:“我已经和三磨所 ( 郑州磨料磨具与磨削研究所的简称 ) 商量好了,他们同意你代表我去参加会议,等一下我去 你开介绍信。至于论文的翻译,我已 你找了一位德文翻译,你和他一起合作把这篇论文翻译出来,他负责德文的意思和语法,你负责学术内容。我相信只要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一定能做好。”曹老师的话打消了我的顾虑,也给了我完成任务的信心。
在德文翻译李老师的 助下,我们完成了论文的翻译,曹老师还参加了审阅定稿。出发前我还根据论文内容做了一个讲课提纲,并反复试讲,才使自己心里稍微有点底。
到郑州报到时我才知道,由于这不仅是“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磨削学界首次举办的高规格学术会,而且是首次与国际磨削学界进行的大规模学术交流活动,大家都把这次会议当作了解国外磨削技术发展趋势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所以参加的人多达120多人,除了研究院所的科技人员、高校教师外,还有不少来自国内大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骨干。
技术交流的第一阶段,由参加直接交流的十几位国内知名学者先在小会上对自己分工消化的论文进行介绍,我也代表曹老师介绍了我们对论文内容的理解和准备提出的问题。由于其中半数的专家我们调研时已经见过面,比较熟悉,加之会议在小会议室进行,大家都坐着发言,我倒也没有太紧张。可是下午轮到我去大会场做介绍时,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么多参加听讲的国内磨削研究界同仁,心里还是有点紧张,这可是我头一次给这么多老师级的专家讲课呀。可是,一看到自己准备的讲课提纲,想到曹老师的鼓励,“只要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一定能做好”,我就有了信心,按照准备的内容宣讲论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尽管讲课时间只有半个小时,走下讲台后我却发现背上发凉,背心有点湿了。
第二阶段,与salye教授的正式技术交流在两个会场进行,直接与salye教授进行面对面技术交流的在小会议室,来听讲的人员则在大会场听现场直播。由于大家都做了充分准备,因此技术交流进行得非常顺利,交流过程中 salye教授那略带德式幽默的讲话和现场翻译那平实流畅的语言,使得在现场听讲的我们很容易了解salye教授的学术观点,我还认真做了笔记。
会后,全国磨削学会秘书长严文浩老师找到我说:“小丁,你做的笔记能给我看看吗?”我就把笔记拿给他看,他看了以后说:“你记得挺详细的嘛。”他想了一下说:“大家提出要求,希望我们把这次会议的内容编成一本技术交流论文集,学会也有这个想法,可是参加交流的大部分人都得赶回去,我们现在人手不够,我看你又挺认真,你能不能留下跟我们一起整理这本论文集?”我说:“这是个好事,可是这得曹老师同意才行啊。”“曹老师那边我去说,你要做好准备。”就这样,我参与了这本论文集的整理编辑工作。
我们对原来各单位提供的翻译稿重新进行翻译定稿,有时为有些段落内容的翻译是否准确进行争论,力求能准确反映原论文的精神。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不仅看到了整理编辑这本论文集的老师们那种极为认真的工作态度,同时通过对论文集内容的反复讨论,我对salye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国际磨削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与动态有了更深的了解。

试验工作与通过答辩

装置关键零件的加工虽然不要我们亲自动手,但我们也要在旁边看着,好在我和老吴都在工厂工作过多年,这些事情倒也难不住我们。但在实验装置装配的时候我遇到了难题:我的砂轮修整力测定装置是根据测量应变来测定所受的力的原理设计的,由于要在测定装置本体上多处面积很小的地方贴应变片,还要通过很多根导线把它们连成应变测试电路,所以工作难度很大。我用了四五天时间,贴了拆,焊了拆,怎么弄都达不到要求。教研室的简明生老师主动前来 忙,简老师动手能力很强,在他的 助下我设计的砂轮修整力测定装置很快就研制成功了,并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参加学术交流耽误了点时间,为了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下( 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可靠,曹老师要求我们在描述变化规律的试验曲线上每一个点至少要有三个相同条件的试验数据来支撑 ) 赶上计划进度,我们每天都忙到教学楼要锁门了才离开实验室。在这些日子里,曹老师除了在白天的工作间隙来我们的实验室了解试验情况和进展外,几乎每天晚饭后都来陪我们做实验,往往9点钟以后才离开。经过三个多月的试验,我们取得了足够的数据,为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在准备研究生论文答辩的日子里,听到了国内某权威人士的研究生答辩没通过的消息,又听说原三磨所总工程师、时任郑州市副市长李泽浩等国内权威人士将作为答辩评审专家的消息,而且广西电视台还要来答辩现场拍录像,我们都有些紧张。曹老师对我们说:“专家所提的问题都是根据你们论文中的内容提的,你们做了大量实验,论文的结论又是以这些真实的实验为基础的,在你们研究的这个小范围内没有人比你们的工作做得多,有什么好怕的呢?只要你们根据自己所做的工作有理有据地回答专家的问题,我相信一定能通过。”就这样,我们顺利地通过了答辩,获得了硕士学位。
读研的这段经历不仅给了我知识和能力,使我的人生迈向了新的起点,而且给了鼓舞我前进的力量,使我在以后能更好地面对困难,做好工作。我深深地感谢那些教导我们的导师和老师,也深深地感谢那些 助过我的朋友。
往期精彩回顾

刘正东书记2019年元旦致辞2018年大事记 | 开往春天的“广西大学”号列车
西乡塘雨夹雪?不怕!小西送你保温杯,还有这份《西大取暖指南》

广西大学
本篇节选于《骊歌未阑——广西大学校友回忆录》,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编辑:杨洋
校对:周丽静
审核:贾琦艳
主编:李伟红
小西在等你点亮好看↓ ↓ ↓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