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资料馆MFA考研心得——就读一年后迟来不晚的叨叨

0 minutes, 26 seconds Read


写在前面:

1、本帖不是细节化呈现的考研经验贴,更像是宏观的择校参考和备考指引,抱着模仿备考详细计划的瞄一眼就可以转道了;
2、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本文仅为个人感受,不喜你点x退出即可,眼不见为净;
3、评论和豆友私信,不一定及时回,也不一定回,一切随缘,纯看心情;
4、拒绝伸手党,只有聊得脾气相合,才说不定会分享学习资料。

目录指引:

〇、本人情况:(纯回忆录,建议跳过)
一、备考心得
二、考资料馆的好处
三、考上资料馆后的遗憾
四、建议选择资料馆的人群
五、个人对cfa-mfa的看法

〇、本人情况:(纯回忆录,建议跳过)

211本科毕业,专业课程会涉及一点点电影产业的内容。2020级首战上岸,报考艺术学专业硕士(以下简称mfa)策展,入学后转修复。
我是大二有了读研的想法,然后就找各种渠道收集资讯和资料,也慢慢筛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大三定下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fa)后,又因为学业繁忙搁浅了一个学期。
到19年年初开始陆续搜集参考书目、看书做笔记、看攻略经验贴,慢慢了解电影学的内容,找各种辅导资料,摸索学习的路子门道。因为从小就不喜欢补习班,所以只花了点小钱买了一航的《电影艺术基础》和配套的往年网课视频来自学,然后慢慢摸索出学习的路子门道。
大三结束也算是有了个粗浅的了解,参考书目基本集齐了(但只来得及看完两本小灰本并整理成电子笔记),也自行拉了几部片子。
到了19年暑假,一边实习一边啃了两遍《电影艺术基础》和网课,不断整理笔记做真题,找资料并用wps语音朗读在下班路上听。到了11月初实习结束才有种入了门系统学习了一番的感觉。
回到家后,英语政治电影学的题各种刷,总结做题经验,分析真题。逼着自己靠联想回忆把电影史过了个大概,强制输出了之后,才感觉自己的输入有所成效,但明显能感到有很多欠缺。
我很喜欢做笔记,我感觉看过听过的东西都不是我的,唯有写下来才是属于自己的,所以整个备考过程我整理了很多笔记。
但是,12月中旬,备考到最后阶段的我,心态几近奔溃,看不进去书,一点背书的欲望也没有,只能偶尔和一同备考的姐妹交流下心得,互相鼓励撑到最后。到了考试日,其实也没系统背过多少书,已经是呈现半放弃的状态,想着尽力不后悔就好。甚至考试第一天晚上,我还在母上大人的眼皮子底下,看完了《庆余年》的大结局。。。
初试结束,其实已经是完全放弃,躺平等结果了,岂料疫情突如其来,开学时间一推再推,本人也因各种原因陷入了接近重度抑郁的状态,别说准备复试、写论文了,能坚持活着,已经是当时心态巅峰了。
我们这一届很多计划都被疫情打乱了,初试成绩2月末出,复试名单4.25公布,复试工作办法5.9才公示,5.15-17线上面试,5.18公布拟录取名单。变故实在太多,一直都处在未知和等待的过程,确实很煎熬。和往年考试最大的改变,应该就属网络远程面试和取消复试笔试了。
说回复试,如果说我的初试经验还有那么一丢丢的参考意义的话,那我的复试真的就没有经验可提了。我的抑郁状态直到4月中旬才开始好转,调整了一个多星期,便开始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和复试恰好是前后两天。因此我的复试是直到考前一周才开始着手的,并且大部分精力花在了中英文自我介绍和问答库的准备上。到了考场上,自我介绍确实是有所用处,但英语听说栽在了没听清题目上,专业面试也完全是靠逻辑和经验取巧了。
总而言之,我能上岸确实有运气属性加持,也很感谢当年在课程上督促我跟进产业热点并启发我思考的恩师们,曾经养成的观察习惯和积累的行业资讯,确实在这次考试中 到了我。
一、备考心得(一)心里有底才不会慌研究生考试其实比较像是专业知识通识考试,拿cfa的mfa来说,主要考试内容是中外电影史、电影理论,各专业方向的知名人物、作品、热点动态分析。参考书目能提供的也是专业的通史、通论书目,而考试要求也是对这些专业通识内容进行了解和部分重点掌握而已。
难点主要在于能否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学习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所以相对于把时间花在跟细枝末节钻牛角尖上,不如把心思花在量的积累上。只有输入达到一定的额度时,才有资格谈输出,才好意思说自己摸到了这个知识圈的门槛。
(二)摸透考试指南那么在选定学校专业后、制定备考计划之前,首先要了解的是:学校官网的考试指南((六)附链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摸透考试指南中的《参考书目》,及每本书、每个类目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
下一步,就是先把参考书目都买下来,或者下载电子版(纸质书方便做笔记和翻看,但绝版书难找,电子版也算弥补缺憾)。重复的通史通论书目,建议先薄再厚,把薄的啃透(like小灰本×2),脑子里就会有大致的框架了,然后再粗略把厚的书过一遍(like波德维尔的《世界电影史》,补充和巩固框架内的知识。同时学有余力的话,还可以再看看学界其他权威大牛或单位出的通史、通论书目。
除了啃书以外,考电影学怎么能不看电影呢,但是看什么、怎么看呢?我的建议是
(1)看学习电影史时出现的重点影片——了解各时期电影的样态;
(2)看各主要电影运动/流派的代表作——了解其美学特征;
(3)对电影语言有突破性创作的作品进行逐镜拉片——了解视听语言如何完成叙事;
(4)对近两年的票房、电影艺术重要表现的影片(尤其是国产)进行逐镜拉片——了解导演风格、加深印象以防考到。
学了基础理论,还要及时跟进当代电影行业动态。cfa顾名思义、究其根本,还是研究中国电影的场所。不管你眼界多高、多瞧不起国产电影,你都得把中国电影建国以来的里程碑式事件、电影、人物给摸得滚瓜烂熟,哪怕达不到如数家珍,多少也得知道个大概,能扯出个123来吧。不然《艺术创作》这门科目,你怕是提笔难落了。
(三)阶段性输入输出大部分备考学子都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备考时间分为三段,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斯认为,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备考时间不能完全自主控制(like边实习边学习)、没有报培训班、无法严格执行每日重复的时间表的话,相较于制定每日计划,不如制定阶段性目标,并定期验收学习成果,经常总结反思调整。
按照学习进度,大致可以分为知新、温故、巩固输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一般早则考试一年前,晚则考试半年前开始进入备考状态。这一阶段要尽自己最大可能搜寻专业学习资料——参考书目、导师论文、学术杂志、网课讲座、经验贴、前辈笔记……越多越好,质量可以后期再筛选。资料筛查时可以粗略过一遍,把效用高的另外标记但不急着全部精读。
根据考试内容,先学习最基础的学术知识(like视听语言、电影史、电影理论),根据时间限度和理解程度,可以只看最专业大牛的讲解,或者多看几个讲法综合理会。
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专业知识入门,要耐得住性子一点点啃透,正所谓基础不稳地动山摇,啃基础急不得,但是可以挑选更易吸收的学习方式方法,灵活着来。
资料来源:
(1)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新片场等相关平台等科目公开课;
(2)孔夫子、多抓鱼、淘宝、咸鱼等的二手书、考研培训二手网课资源、系列讲义资料(中传打印店有卖纸质的);
(3)学校考研交流qq群,一般会有往年真题,或前辈分享的书目、杂志等(文慧园:59457242,不得不说这是我遇到过最赞的考研交流群,小西天考研必备);
(4)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网盘搜索引擎等,搜学科关键词可以找到很多前辈的笔记、讲义和复习资料;
(5)知乎、豆瓣、微信公众号等,可以搜到学校、专业或学科的备考经验贴、学科整理资料、行业热点整理等;
(6)时光网、1905-电影学院等电影传媒网站,可以搜到编辑整理等纪念专题文章、名词解释分析等资料。

第二阶段:

一般来说,建议在暑期收尾阶段一,10月之前开启阶段二的学习。阶段过渡的标志:考试学科通识完成入门,参考书目基本过了一遍。第二阶段,在阶段一把专业书读薄的基础上,要开始把书重新读厚;与此同时,政治和英语也要开始着手学习了。
专业学科方面,在系统学习后,根据自己的笔记,将学科内容按照时期、流派、地域或公司、人物等进行分类分段,针对各主题进行深入学习,重点难点查漏补缺,以此更精通地掌握知识点。开始对真题进行分析,将出现过的知识点在书目或笔记上做标记,重点学习出现过的知识点,及相关类型的知识点。与此同时,持续关注近两年的学界动态和行业热点,并关联性学习涉及的知识点。
英语方面,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尽量多背点单词,多精读题源文章(like经济学人……),如果没法实质性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就多学习考试技巧吧。考研英语的培训课和作业模板,网上多得是,b站、公众号随便一搜伸手就好,学了技巧,就多做真题练习吧。英语没啥好说的,学了十几年都这样了,也不大可能靠这几天有多大突破,又不是花了大钱,请了神仙级老师指导。会做的多做点,能做的少错点,实在不会的蒙准点,欠的分靠别的科多补点吧。
政治方面,我个人还是很推荐 的考研政治系列书,一整套学下来,争7保6,及格一般不是问题(前提是你学会了,而不是学废了)。我是9月开始准备政治,买了 的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刚开始兢兢业业刷精’和1000,刷完马原和毛概就扛不住了,题太多太重复,错题也是积得多到看不完,心态还整得紧张兮兮的。时间有限,文科基础也在的同学,建议就放弃这些低用功了,大致粗略过一遍精讲就完事了,1000题就是在浪费钱浪费时间。11月回家后开始刷时政和形势的小册子(这两本还是很有用的,近年题目热点化很明显),然后开始刷真题(刷真题是最实在有用的了),倒着年份刷,并整理错题集。12月初肖8出了,果断先放下真题,先刷肖8;到12月中,肖4就出了。有真题的基础在,同时加上肖8和肖4对热点结合的练习,政治基本就不成问题了。再把做题时,不会或不够精通的知识点,重点加强,根据答案里的提示整理成错题集,可以补充很多盲区。大题的话,对应着时政和形势与政策的小本子标记,然后反复看,哪怕背不下来,也有较深刻的印象了。

第三阶段:

不管前面阶段成果如何,考前两周最好就要进入阶段三,练习知识输出了。阶段过渡的标志:各学科通识都了解得较全面了,该掌握的都掌握的差不多了,随便点一个专业名词,都有输出的能力了。如果到考前一个月还没法进入阶段三,要开始有紧张感了;考前两周还没,就调整好心态,重在参与吧。
第三阶段,把真题重新掏出来,凭已有知识储备限时做题。简答和论述不必每题都细细写完,按照个人做题习惯,列出题目相关知识点和答题框架也可,重点在于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不要怕做不出来,又不是真的考试,知道自己的不足应该开心,因为你还有补救的机会。
做题之余,还可以考虑独立输出学科的思维导图,系统回顾学科知识,查漏补缺。这时积累的错题集、终极版笔记、思维导图,就是你进考场前遛眼睛的依仗了。
(四)真题的利用做一千套题,不如摸透近十年的真题。把真题利用好,将对你的备考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除了反复的刷题,真题还能怎么用呢?
首先,你可以【找出处】。将能收集到的备考院校所有专业科目真题(政治也可参照此法),进行逐题溯源,并在你的参考书目或主要笔记中进行醒目标记(荧光笔、荧光贴之类的),最好标注题目的年份和题型。然后对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1)哪些知识点重复考过——重中之重,
(2)哪些知识点较常出现在哪种题型——学习掌握的程度划分,
(3)与时事热点关联的程度高吗,
(4)还有哪些同类型知识点没有考过——模拟出题尝试作答及记忆,……
其次,可以【结合不同角度反复看真题】,争取摸出一些出题门道;但我不建议接连不断地反复做真题,这样容易思维固化。一般来说,每个阶段按照不同需求重复利用,所得效果会更好,每次看真题都会有新的收获。
(五)考前心态调整考试除了考验知识储备外,也很考验考生的心态,考研也不例外。备考越接近后期,心态越容易奔溃,如果自身意志力不够坚定的话,建议早早地为自己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研友】,或者考公的考友(备考时间差不太多)。互相吐槽、鼓励、督促,心态好了,才能更好地坚持到最后。
每次想放弃的时候,就告诉自己:
报考的人那么多,有一半没有好好学习,而我学到了;
剩下的人里,一半在考试前放弃了,那我得坚持下去;
考场上,又有一半的人在第一科、第二科、第三科弃考了,而我把所有科目都好好写完了;
只要我坚持到最后一刻,就已经成功打败了75%的考生,剩下25%就交给缘分吧。(六)一些资讯参考1、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教育 官网: https://edu.cfa.org.cn
2、 2020年各专业方向考试指南: https://edu.cfa.org.cn/yjsjy/tzgg/2019-12-22%2007:10:03/3drlna4pp0yl4sd8c1zxj709kenv5981.shtml
3、 戏剧与影视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9级、2020级): https://edu.cfa.org.cn/yjsjy/pyfa/202012/f878edd7ca3a4f018dda738833d33c2e.shtml
4、 艺术专业硕士mfa研究生培养方案(2019级、2020级):https://edu.cfa.org.cn/yjsjy/pyfa/202012/8bd7ffb9200440ddb61fd6ec1b9889bf.shtml
5、1905电影学院: http://edu.1905.com/
二、考资料馆的好处(一)观影天堂1、每周一个下午两部影片的教学观摩,放映资料馆库存珍贵的中国早期电影;(大多无资源,很珍贵)
2、凭学生证,可免费观看艺术影院未满座电影。
(二)学术与实践标杆3、学界顶尖研究员授课,眼界直通学术高峰;(过几年来晚了,老教授就退休了。。。)
4、国家级电影资料库,你的毕业论文还愁找不到新的一手资料嘛;(也就毕业论文有资格开放瞄一眼了)
5、全国艺联、资料馆-艺术影院的策展与运营项目,产业策划、营销实践机会有之;(千万别想着有多高大上,也就那样)
6、一年一度“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导师倾情指导,名额比例高,获奖几率大;
7、国际顶尖器材配备的机房,数字修复全流程一线学习,只要你勤快,练手机会不会少。
(三)其他8、报考人数相对其他几所大校较少,成功率maybe高一点;
9、北京二环地域优势,谁让电影业90%的公司都聚集在了北京呢……
三、考上资料馆后的遗憾(一)生活1、住宿:按照惯例,研一会住一年半地下宿舍,研二再调至地面,住宿条件不敢说多好,毕竟寸土寸万金的二环边

边,有的住比没有的强。
2、课余:一体两牌,作为附属产品,研究生部只有几间办公室+3层宿舍+2间教室的一丢丢地盘,上课快则走10s,慢也不过3min就到了,没有课余活动,也没有娱乐基建(好吧,只有家属楼的老年健身设备。。),你在中心的社交圈会无比窄,娱乐生活也无比无聊。
(二)学习3、师资拼盘:馆研究员专注领域毕竟有限,所以很多课程是艺研院/北电的外聘讲师、在馆职工来讲授的,教学质量吧,主课还好,英语、政治之类的副课就别想了。
4、资料限制:图书馆会有港台、外文等绝版书目,大部分是不易在当下市场上搜寻到的,但是!只限每人每月借2本,固定日期统一借还;馆藏资料也不会轻易开放,写毕业论文需要国产电影资料的话,可能会能申请查个一两次,但是小论文就别想了。
(三)就业5、留馆:单位改属后,留馆首要条件是党员,然后要通过中宣部下的事业编制招聘笔试,满足这两条件,面试才有可能体现你馆生的优势。however,在读期间,想要申请入党,只怕跟在京摇号一样难。。。且不说入党标准流程一级一级走要两三年,管这个的老师还贼磨叽不靠谱,无限拖流程,还得跟三个年级+馆内其他7个党支部抢每年只有4个的名额,有这毅力,车牌号都摇到了,九价都打完了。。。
6、留学:中心身份虽然挂国牌,但实际只是个双非硕士点,顶尖的研究员大多都已退休或接近退休了,电影学界青黄不接,青年学者并不算多,想要导师推荐出国留学的机会,多半一年比一年艰难。
7、小钱钱:人少,研究生部也有点铁饭碗的臭毛病,国家奖学金虽然不会缺席,但助学金就压根不存在了,想要在读研期间靠奖助学金实现财务自由,基本是不可能的了,更何况mfa的学费和北京生存成本还不低呢。
8、北京房价物价奇高,省房租了通勤时间就很长,通勤短了通常一个月也不剩啥钱了;企业公司稍微高一点但工作压力大,公家单位压力可能小一丢丢但工资不可能高;你真的愿意北漂吗?
四、建议选择资料馆的人群1、想考电影学专硕,但没有作品的跨专业同学;(cfa的研招进复试纯看总分数排名,复试也不会有作品经历偏见,对跨专业很友好)
2、已入党或是预备党员,且有意愿通过事业编落户北京的人;(简而言之就是想留馆且满足前提条件的)
3、学习意愿:学术>创作的同学;(资料馆毕竟不是搞创作的地方,电影制作的设备也并不齐全,跟北电这种纯搞创作的院线肯定是天壤之别的)
4、后浪爱好者。(懂得都懂,不懂就是“实践基地”)
五、个人对cfa-mfa的看法(一)创作方向还是那句话,搞创作的还是去北电吧,这就不是搞创作的地方。编剧还能自己练练,电影创作就自求多福吧。
(二)电影产业:策展及营销1、行内对策展人的需求不高,学完之后多半要转岗,正儿八经往策展人发展的不多;
2、导师都是馆里职工,1巨佬+1展映策划+1展览策划,教学资质≈无,实践经验倒是够够的;
3、课程设计相对不重营销和全产业链学习,就当是听策展人讲故事聊经验长见识吧;
4、能参与艺术影院、艺联、资料馆策展相关项目(其他方向也可参与),但不会有直接转正机会。
(三)电影制作及数字修复1、课程内容偏向于基层技术化、缺乏系统教学和研发科技内容,且无相关教材;
2、导师同是馆内职工,且忙于事业,交流几近于0,导助倒是容易见到,而且还能直接安排机房实践;
3、能去机房学习数字修复全流程技术+跟项目,但对职业 助不大(除非从事影视后期);
4、就业难:行内对修复师需求很低,主要内部传承为主;馆合作第三方公司的一线岗位招聘,对学术水平要求不高;除了资料馆,国内能做数字修复的聊胜于无,btw留馆机会渺茫;
5、三无产品:中心不直接解决对口就业问题,导师不知教学目标和内容, 基层不懂为什么修复需要招研究生。

后记

本来想着总结吐槽一下就读一年后的一些想法的,结果第一部分写得出乎意料的老长,在另一层面也算是遮掩了一下后面的内容吧。这个发声确实比较大胆,很无奈,说出来也有点希望不要误人子弟的心思。每个学校都有人赞有人嘲,也看过有学长把馆骂得一无是处,仿佛毒药。我是觉得,各有好坏吧,尔之饴糖,彼之砒霜。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心仪又适合的院校专业吧~也希望自己不再那么迷茫。
西天取经三载,红尘万里无限。
2021.7.5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