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基础之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比较…来自爱传播新传考研-微博(批判现象学)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

这本书很多地方比较难懂,我也只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读出来的,篇幅可能会很长,我尽量压缩着写。

先说说这个名字吧,我第一次看到它,因为是《左耳》类的疼痛文学,毕竟是以“初恋”“乐园”这样的美好的字眼命名的,后来看了全文,我越发觉得这两个词充满了讽刺。关于作者和房思琪的关系,我放到最后讲。

第一章乐园,基本是以房思琪的灵魂双胞胎刘怡婷的角度来写的,一度让我以为刘怡婷才是女主。以刘怡婷的角度,讲了一个很简单很无聊的10年光阴。这一章里有很多句子描写得很独特,联想、象征和隐喻,很多地方我都看不懂,也不敢乱说。文笔和写作手法也是我不曾见过的。

第二章失乐园,是篇幅最多的,全文的重点也都在这。房思琪是如何被诱奸的,如何把施暴者对待成为初恋对象的,如何疯掉的,都在这一章写得详细又隐晦。

房思琪为何会把李老师当成初恋?十三岁的年纪,自尊心特别强,这样的年纪被比自己大37岁的老师侵犯,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接受的。可是,这个世界这么美好,她还继续活着,哪怕已经身处黑暗。那种事后的痛苦,不是我们普通读者能理解的,我们只要明白那很痛苦,痛苦得想死掉却又不想死就好了。所以,她开始改变自己的认知,文章房思琪的日记里有写过她改变认知,因为只是匆匆几笔,所以很难注意到,所以后面房思琪把李老师当做初恋来对待会让很多人不解。在心理学上,一个人遭遇了她无法理解的事,她就会

通过很多方法来让自己理解,其中改变认知是最常见的方法,因为房思琪接受不了被侵犯的事实,所以她只能改变自己的认知,让自己爱上老师,因为爱一个人就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她被侵犯这件事也就可以说得通,所以她为了不让自己疯掉、难以接受,就改变了自己的认知。但,这种认知改变是极大的错误!!!虽然房思琪想让自己努力的爱上老师,可是她的内心依旧是很拒绝的,不然也不会失眠、不敢睡觉、断片等。

关于房思琪和李老师的那些描写,很多句子、很多字眼都是慢慢的讽刺,那些“我爱他、真好、很快乐”的字眼,很多都是满满的讽刺。那么,既然房思琪如此心内拒绝,为什么身体很诚实呢?我也不敢猜具体的原因,但是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差距的,我相信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或许她只是单纯的想作践自己,也或许是因为她病态的心理——喜欢被虐待、喜欢痛苦。

那房思琪为何会疯?因为最后一次,李老师把她像螃蟹一样绑了起来,然后拍照片发给了晓奇,晓奇是李老师诱奸的众多少女中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把诱奸的事告诉了父母和发到网上的,李老师给她发照片是为了恐吓她。

讲完了原因,再讲一讲这一章里的人性。我觉得写的都非常现实,特别是晓奇那段,晓奇也同样是让她自己爱上李老师,然后李老师把她甩了,她就开始自我作践。她把事情告诉父母,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晓奇有罪,她把事情发到网上,网友的第一反应是她勾引李老师然后拿钱什么的,总之都是她的错,李师母是最可怜的人。在文中,几乎都觉得她们是放荡的、活该的女孩,这和现实中的网友们也很像,现实中我在网上看到的qj案,有巨多的网友说被qj的女孩肯定不是好女孩、一个巴掌拍不响、她穿了什么衣服这种话。

文章有句原话是:“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无论是从这本小说来看,还是从我以前见过的网友们评价来看,我很难不赞成这句话。这时,有人肯定会说,也有人认为不是她的错啊!但是她们确实只会看到不好的,因为这样说的人少,而且大家都是人,既然有人只看到了“不完美”而说她有问题,那她也只能在众多评价中看到不好的言论;就像她做错了一件事就被扼杀,她在众多评价里看到那么多恶心的字眼,就算是有好话,又怎么能抚平心中的痛苦?

我突然想到,房思琪那样的女孩子们,很单纯,她们被欺辱之后,该是觉得世界上的一切美好都与她们无缘了,她们就活该被欺负,活该脏了,因为脏了,就没人要了,只有李老师一个人会要她们,所以害怕被全世界抛弃的她们,只能选择顺从李老师。

第二章里,还有一位伊纹姐姐的故事,被家暴的伊纹。也是因为她的这个时间线所以才让小说看起来矛盾。而且,文章的人称总是切换,一会儿第三人称,一会儿第一人称,一会儿第二人称,而且一点准备都不给你,所以读起来可能会蒙蒙的。这种写作,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在极度崩溃、思绪极乱又特别清晰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想到这里,就写这里,想到那里就跳过去写那里,这也是后面我会提到关于作者的事。因为小说里很少有具体时间出现,而且房思琪的故事和伊纹的故事穿插着讲的,又穿插其他几位被害少女,所以很难理解哪个是先发生的,哪个后发生的,也因此让人觉得矛盾。因为没有时间线,所以这些故事可以按照正确的没有矛盾的时间线排序,也可以按照矛盾的排序,我不再多言。

对了,在小说里,房思琪的父母也是推动整个事件发酵的因素,这一章最后的内容,就是李老师像绑螃蟹一样把房思琪绑起来了,那螃蟹是前几天房妈妈送他的。也是那天,房思琪被最后的一根稻草压趴下了。

第三章名字虽然叫复乐园,但是那个乐园不是房思琪的乐园,是不属于她的乐园,在第三章里,除了房思琪、伊纹、毛毛、刘怡婷,都过的很好很开心,那只是他们的乐园。伊纹对刘怡婷说:“你要带着思琪那份好好地活下去。”,我为此感触很深,至于具体什么感触,我也说不上来,只是这句话让我觉得很心酸又感动。

内容和重要点差不多讲完了,但我知道依旧会有很多人不理解房思琪和其他被害少女们的行为,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不同的,或许她们是少数,但是你要相信世界上就是有蠢得这么不可思议的人。很多人很多事,都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没有关系的呀,不理解可以略过的呀,人心本来就是复杂的,你不可能每一个都懂。

小说的内容我大概解读完了,下面是关于作者的真相和房思琪。

最开始我百度林奕含的时候,出来的都是和小说差不多内容的东西,说小说里的故事和现实差不多。然后查看了更多的留言等,发现还有另外的声音。先把事实放在一边,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值得给女孩子做早教看的书,虽然很多露骨的地方确实少儿不宜,但是通过这本书给孩子讲:从小要保护好自己,就算被侵犯了也不要害怕,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 助她的,不会像房思琪的父母那样……具体该怎么教育就不是我该讲解的了。

真相呢?我没有再查过,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单说这本书的故事,就很让人窒息了。没有哪个作家会真的原原本本把事情写下来,先不说记不记得住,美化的地方是一定会美化的,丑化的地方也会丑化,所以作者和房思琪是不是完美的受害者,我觉得没有必要调查,因为案子似乎败了,李老师逍遥法外着,死者已去,再去深究真相真的没有意义。或许,对一些人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那即便是对于那不完美的受害者的真相,我是如何看待的呢?看过很多书的我,见过很多人性的我,认为作者抑郁症自杀这件事并不是假的,哪怕是她主动给人当小三,破坏着别人的家庭……我只肯定她抑郁症自杀就好了,因为我对抑郁症患者有一种特殊的心疼,偏执的心疼。在书里,房思琪疯了,现实中作者应该也是希望自己疯掉的,奈何疯不掉,所以只能死掉。那本书,房思琪疯掉这个结局,应该是作者认为的做好的结局。疯掉,不仅忘记痛苦,还能活着,对于很多痛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结局。失忆也是好结局。这该是多痛苦才能这样想?很窒息的。所以凭着我读出来、理解到的这些,我心疼她,就够了,哪怕她在一些人眼里不是个好人。如果不接受不完美的受害者,那就当她是一个善良过的施暴者,因为大家会因为好人的一个过失而骂她,也会因为一个坏人的善举而夸她,不是吗?

像小说里写的那句:“越是黑白分明的东西,越是会出错。”没有什么对错,看你是以何种角度去看待的。从大象的正面看去,必然是不会理解它为什么尾巴那么细小。

从小说到作者,我大概是说完了我的见解,但我还有一些话想说一说。

我一直坚定着,很善良的人才会患抑郁症这类的心理疾病(什么算善良?我对善良的定义它很长,你可以问一问你认为的善良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它俩会对上多少。),所以善良的温柔的人有痛苦的话,我是很心疼的。哪怕她做过坏事。电视剧里反派以小时候被欺负的那种洗白,我是很吃那一套的。

我也坚定着,坏人不会有那种痛苦的心理疾病,因为至今为止,我确实还没看到我定义里的坏人得抑郁症的,也或许是我眼界太窄了。

所以我不问作者的经历如何,只看小说。毕竟崇拜霍金的人,很少会有了解他私生活,然后因为私生活而痛骂他的。

看到网上有很多人说看不懂、不理解,所以想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作为一个心理学考研生,对这种人性的小说最感兴趣了。

对于这篇文章我的理解,我也是想到哪就写到哪,尽可能的让它看起来连贯些,是否有遗漏的我也不知道,字太多了,我也懒得读一遍。以后若是想起什么,还会再补充的。????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