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要点-20220821.doc(西南大学人文地理考研分数线)

0 minutes, 10 seconds Read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人文地理学: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其分支学科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为此。人文地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具体包括三大主题:1、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但人文

2、地理学不是研究所有的人文现象,而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2、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3、人地关系的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把以上三点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

3、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 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 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2、区域性: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不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特性,重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3、综合性:横断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来

4、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是从整体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从整体特征去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人文地理学自身优势也在于综合性,它在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名词,他把地球当作人类家乡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5、。洪堡: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注重野外考察,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和比较原则。李特尔: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并致力于探究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并创立了范围原则。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德国的近代地理学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人文地理学的许多学术思想大多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德国。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倡导者,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地理环境是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种族的发展,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分布、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在所

6、著的政治地理学中,把国家比作生命有机体,认为向邻国扩张领土是生存的基本法则。赫特纳,德国地理学家,区域学派代表人物,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奠基人。赫特纳强调地理学的区域特性,注重空间分布的研究。其代表作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施吕特尔,德国地理学家,景观学派创始人,他提出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中心目的,注重从历史角度分析景观,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杜能,德国经济学家,区位理论学派,被认为是经济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和创始人。他系统分析了农业分布,认为在土地肥沃程度相等条件下,由于农场距离都市远近不同,因而农业经营方式也不同,农业收益就有差别,从而论证级差地租。还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增加

7、投资,不仅能增加资本收入,也可提高工资。他以此提出农业区位伦,对后世影响深远。韦伯,德国经济学家,区位理论学派,是工业区位的创始人。1090年出版了工业区位伦:区位德纯理论,创立了工业区位伦。韦伯认为,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选择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小点。从这一思想出发,他运用数学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当时德国鲁尔区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工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内容-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克里斯泰勒,区位理论学派,城市区位理论创始人。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

8、成不同的系统。廖什,德国经济学家,区位理论学派,市场区位理论创始人。1940年在其经济空间秩序中中,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究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市场区位理论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位分析,探究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他认为工业区位应该选择在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市场区域,他把利润最大化原则同产品的销售范围联系在一起,认为一个经济个体的区位选择不仅受其他相关经济个体的影响,而且也受消费者、供给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在空间区位达到均衡时,最佳空间范围是正六边形。法国的近代地理学维达尔-白兰士,法国近代地理学创始人

9、。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认为在自然环境提供了可能性的范围,而人类在创造他们居住地的时候,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的愿望,凭借自身的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他建立了一个与当时流行的“环境决定论”完全不同方的“可能论”的理论学派。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地理学从19世纪后半叶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法国地理学派。英国的近代地理学麦金德,英国地理学家与边缘政治家,是英国地理学的代表人物。认为地理学是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著有历史的地理枢纽是政治地理的代表作,阐述“大陆腹地说”的概念,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美国的近代地理学森普尔:

10、著有地理环境的影响,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与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地理环境决定论)亨丁顿:在气候与文明中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有决定性影响,提出人类文明只有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地理环境决定论)索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形成文化景观学派。认为人类按照文化标准对天然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是其变为文化景观。例外索尔的另一贡献是农业起源学说,认为植物最初的驯化中心是在东南亚,这里多样的生态环境、气候常年湿热,有利于植物生长。环境条件能提供人们驯化的机会。哈特向,美国地理学家,区域学派代表人物。强调区域差异的研究,代表作有地理学的性质等。认

11、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变异特性的科学,地理学最关心的是人的世界和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联。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代地理学发源于美国特征: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主要了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晙、任美锷、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的基本观点和著作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49-1979:由于全盘学习苏联,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对人文地理学全盘否定。因而此阶段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阶段。1980-1990:人文地理复兴阶段。1979年开始倡导复兴人

12、文地理学,此后通过李旭旦等人的推动,逐步实现了人文地理学科的普及。1990年以来:人文地理学全面发展、提高。一些分支学科如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研究有了更多对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使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更具国际性。现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征分支学科发展迅速从以往侧重于文化区、文化体系的研究,转向文化发展过程、文化行为背后地理背景及动态过程。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对文化现象中某一问题做专题研究,深化人文地理研究领域。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1、人文地理学对科学的认知及其学科建设任务。主要表现在人文地理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方面的作用。2积极参与

13、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客观要求人文地理学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人文地理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分类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特征:这种文化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北方方言)功能文化区:某种

14、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特征:非自然状态下形成,存在功能中心、其边缘明显、有执行功能的机构。(政治功能区)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思,这种自我意思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特征:居民中长期形成并在头脑中存在的一种区域意识,缺乏文化特征上的一致性、没有功能中心、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川盆地意识)文化形式区和功能形式区的异同:主要不同体现在:功能文化区在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以及中心的功能作用。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这个中心实现其功能作用,使该区内部因这种功能活动而互相

15、联系起来。而且中心位置是明确的,但不一定居于分布区的集合中心。其边界并没有一个交错的过渡带,而是由明确该功能中心范围所划定的确切界线。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以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播,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而且不同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不同。分为: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 刺激扩散(适应性扩散)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

16、了其扩散。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迁移而扩散。特点:扩散速度快、易于保持原文化特征,但是与原文化区不连续。(饮食文化)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1、文化生态关系:在一定地域内,自然环境要素是文化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基地,社会文化环境是文化系统演进的动力。文化影响人们对环境的作用,使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与自然

17、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文化生态关系。文化生态学即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影响下所认为的文化生态关系,即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环境现象对所研究的文化行为的起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主导作用。因而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因此环境对文化是因果直链型关系。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的同时,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两者看成是双向影响,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环境下创造最佳活动。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注重于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

18、物象、观念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和谐文化生态关系:人类利用自然应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把人看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仅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从而对文化施加影响。生产力越低,这种作用越明显,而随着科学发展,两者关系变得复杂。一方面人类能动作用增强,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强,在自然环境不那么优越的条件下,也可以生存;另一方面,自然环境慢慢成为具有人类痕迹的自然环境。具体为: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

19、基础条件人类文明发源地多源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河谷地带。因为人类只有在满足最低物质需求后,才有剩余劳动力去创造文化。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环境

的优越性与否影响文化的发展。如在没有金属的地方,人类不可能越出石器文化的界限。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如在生产发展早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而使农耕区形成不同的作物类别;地理环境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比如中国文明产于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形成求稳心态 ,西欧航海发达,人们多具有冒险意识。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啊,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人类不是被动、消极适应环境,而是有目的地去改

20、变环境。文化整合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文化整合过程首先发生文化冲突,冲突的背后是比较与竞争,因此冲突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发生冲突以后,一种文化想要与另一种文化竞争,它必须做出一些调整以适应另一种文化及当时的社会条件。文化在历经冲突与适应后就达到整合的趋向,文化整合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促进社会的进步。文化景观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论

21、环境决定论: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个理论过分强调了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可能论:也称或然论,环境只提供可能,如何利用则决定于人的选择能力,强调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适被动的,相同的环境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适应论:也称调整论,以“适应”代替“或然”,认为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这种适应应该是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生态论:强调人地关系中人对地的认识和适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感知论: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即是环境感知,

22、它是人们对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各种文化集团的成员对环境的感觉认知是不完全相同的,从而导致对该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不同。文化决定论:在人地关系中,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的文化可以改变自然。文化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相反,认为人决定和塑造了自然和谐论:人地关系应当“和谐”,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和谐关系。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人文地理和谐论主要内容:认为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指标,应包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多元指标构成

23、的一个综合性战略目标。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是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挑战与应战汤因比对多种文明起源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第一个原则“挑战与应战”,他以古埃及的文明为例,说明了文明的成长:挑战-应战-创造文明,即环境向人们提出挑战,这些人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出某种文明。逆境美德在应战中,逆境是美德。他认为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他把环境挑战的逆境分为: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

24、、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这些刺激反而促使人们在应战中取得成功。(3)中庸之道挑战越大,逆境越强,应战不一定越大,因为人类所能承受的挑战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挑战的效果走向负面。马克思.韦伯的宗教思想探索资本主义工商业与新教之间的关系,由命定论分析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即命定论坚信若被上帝获救,唯一方法是尽力于自己的职业,通过这种信念的支持,使资本积累时期形成中产阶级人格特征。说明了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思想发生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来了解历史,从人文地理学角度探索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地理与历史都涉及人,而人的发展离不开时

25、空。指出只有在时空中才能深刻认识两者的关系。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由斯宾塞和托马斯提出,这个图示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人地关系模式。其中有四个要素: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技术。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并具有一定文化的群体。自然生物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通过遵守一系列规则、法律、习惯,它使一个个单独的人组成巨大而有组织的有机网络,保持社会稳定并有效发挥功能。技术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人们依赖技术的发展获得生存的基础,并且利用技术改善生存与发展环境。在四个要素中,人口、社会组织、技术在自然生物环境所提供的空间和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人口作为社会的人

26、,又是这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中心,这其中的人地关系既反映出人的主动性,有反映了受自然环境的约束性。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人文地理研究的一般程序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其典型模式是: 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确定研究课题按 课题研究目的分: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综合性课题。根据课题来源: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项目。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对策性研究。制定研究计划:个人进行的论文型课题,计划包括: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申报研究课

27、题计划包括:立论依据与研究内容、经费预算的说明、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收集、整理资料广泛收集、辨别真伪、兼收并蓄、分类清晰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调查研究主要方式: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实地调查有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个案研究。第一手资料只有通过研究者的野外考察、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才能得到;第二手资料是一次文献加工整理并使之有序化的文献。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间接资料的认识,弥补时效性缺陷,获得直观印象。分析研究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课题分析需要重复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再收集补充资料-再研究过程。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理论。研究总结,成果评

28、审人文地理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不足之处在于逻辑性较差,很难发展理论。实证主义方法论:通过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实证。强调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反映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不足之处在于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强烈的普遍性原理、相对性。因此,实证主义目前只是在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上表现出明显效果。人本主义方法论:

29、针对实证主义人文地理学忽视人这个主体的倾向,一些西方人文学者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的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集中研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关系,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个别事物或社会事实来解释事实。强调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对现代人文地理的影响:a、从结构的整体性认识事物b、超越地理因素探寻深层结构以解释地理现象。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遥感:指使用各种传感器,从不同高度平台上收集、记录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加工处理获得地物的图像和数据

30、信息,从而揭示地物特性的一种综合性技术。第四章 人口、人种与民族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人口出生率:某地区一年内的出生人数同该地区平均总人数的比率。人口死亡率:某地区一年内的死亡人数同该地区平均总人数的比率。人口自然变动:人口自然变动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是指出生率和死亡率相互作用下的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变化过程。世界人口增长过程(简单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极低的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北非,亚欧南部);狩猎和采集者通过迁移实现广泛分布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增长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如此;出生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并不断

31、波动;人口分布集中于农业发达区;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死亡率先下降,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随着工业化进程,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工业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所起的作用最为直接,它们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32、。出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经济良性发展使结婚年龄降低,从而使人们更易于多生育;城市地区曾一度持有和乡村地区同样的观念,即孩子作为劳动力非常重要。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导致出生率的下降;经济因素;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特别是传统乡村的大家庭观念也随着文化的普及得以削弱。尤其是对家庭的态度,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控制生育的方便可行性等方面的根本变化。世界人口增长趋势科技发展,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提高,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速较快,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速较慢。随着发展中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出生率整体处于下降中,但人口基数过大,世界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人口转

33、变理论与模式人口转变理论: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兰迪“三个序列”理论三个序列是人口过程的三个阶段,用出生率、死亡率好自然增长率三个人口增长要素来描述。第一个序列即原始阶段,人口增长的典型特征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第二序列是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第三序列是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布莱尔人

34、口转变的五阶段高位静止阶段(hs):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早期扩张阶段(ee):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后期扩张阶段(le):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低位静止阶段(ls):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减退阶段(d):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深化了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对五个阶段进行了重新命名,而且提出了各阶段的数量界限。如下表: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并非始终由高往低降;出生率从前现代时期的43.7又升到转变时期

35、的45.7;死亡率由现代时期的10.4升到现代静止时期的12.9。在这样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作用下的人口增长,是一个抛物线的形状。人口转变模式1、西北欧模式代表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特点: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基础是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高度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人口增长的改变主要来自生育观念的转变。基本属于自发的演变过程而未受到政府的干预。人口转变开始的较早,进展缓慢,转变期长。如西欧人口转变的时间跨度从18世纪末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长达一个多世纪。日本模式日本产业革命进行的比较晚,整个19世纪大体均处于高位静止状态;战后进

36、入生育高峰,使总人口急剧增长,造成社会的巨大压力。1948年在世界上率先颁布了“优生法”,大规模推进计划生育,造成出生率急速下降。20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人口的后期扩张阶段,进入80年代已经进入低位静止阶段,预计201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与西北欧模式相比,日本的显著区别是采取了人为干预生育的措施,故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内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两百年的道路。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旧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高位静止的原始型,1950-1970年间,属于早期扩张阶段。7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大规模的计划生育政策,迅速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出生率,死亡率则相对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跨入后期扩张阶段

37、。预计2020年前后,中国将进入低位静止阶段,2040年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的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印度模式直到20世纪20年代,印度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高位静止阶段。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50-60年代,印度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于20,一直到90年代仍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印度的人口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代表性主要是生育控制较弱,虽然政府和有识之士早就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传统和特定国情,导致实效不大。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理解)经济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进步和提高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38、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不同人口与发展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影响作用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发展长期变化的结果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生存资料的同时,人们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来源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社会机制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文化及政策对人口增长都具有影响。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越富有,人口增长越慢。人口与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因素表现两重性特征:即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作为生产者来看,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必要前提,也是

39、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消费者,人口是再生产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人口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的作用。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适度人口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经济适度人口: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入)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的人口,即除去考虑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因而实力适度人口在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

40、人口。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 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适度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1)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区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2) 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是制定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连续性。3)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多数国家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使人口转变,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

41、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算术密度:一般看做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农业人口密度: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人口比较密度:指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量。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及草原牧场。人口营养密度: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分布特征:极不平衡水陆差异、南北半球之间的差异、沿海与内地的差异、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洲际差异、洲(或区域)内差异、各国之间的差异、城乡

42、差异指向: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一般规律:趋向暖湿地区、低平地区和岸边四大人口密集区: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四类人口稀疏区:高纬、高海拔、湿热、干旱人类大陆图: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齐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为南亚;第三个为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14%,但是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包括干旱地区、寒冷的两极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和海拔5000m以上的高山地

43、区。这四类地区的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3以上,人口却不足世界人口的2%。也就是世界人口趋向暖湿、低平地区和岸边集聚。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简单了解)(1)自然因素气候(温带气候最适宜人类生存生活;影响人机体,也决定土壤、植被、水文)地形(人口分布一般随海拔高度升高人口密度下降:气温和气压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制约人生理机能、生产条件;坡度、坡向生存条件)土壤(土壤的天然肥力、适耕性农业利用可能性和好坏程度)水体(水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人口分布的近水性)矿产资源(工业社会重要的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决定人口分布)(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决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举例我国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经济

44、活动方式:不同产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不一样交通运输条件:哈尔滨城市的发展(3)历史和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如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密度差异政治因素: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中国人口分布差异(胡焕庸线、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1.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人口的低地指向性,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较为地平地区,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4.四大人口稠密区长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平原、四川盆地。人口迁移人口移动:人口在空间上位置发生改变。人口迁移:改变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

45、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人口流动:不改变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如通勤、季节工、旅游 者、游牧民族等暂时性或不定期的人口移动。人口迁移空间规律英国拉文斯坦的7条迁移法则 大部分移民只是短距离迁移,长距离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相对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不大重要。 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移民有从乡村到集镇、从集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迁移倾向。 两地间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从源地向目的地的任何迁移都会有一个从目的地返回源地的补偿流。 乡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具迁移性; 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富有冒险性且距离遥

46、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大部分迁移是年轻人,从祖国携家眷全家移出很少见。 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主要动机是以经济为主。迁移距离越长,移民人数越少。李(e.s. lee)对迁移模式的研究-推拉理论特定地域内的迁移规模因包括该地域的区域多样性程度而不同迁移规模因人口密度而变化迁移规模与克服干预障碍的难度有关迁移规模因经济波动而变化除非严格阻止,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迁移的规模和速度趋于上升迁移规模和速度随一国或一地的进步程度而变化3、人口迁移机制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生态环境变化会引起大规模人口迁移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经济方面,迁移是为了寻求改善物质条件的机会政

47、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例如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种人种(种族):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如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世界种族的划分:以肤色为主的划分: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地理人种:在相当于洲的范围内,由于地理隔离所形成的在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又称洲区人种。包括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在地理人种下又分为地域人种、小人种。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

48、认为自己所属的团体,例如人种、民族或国家,优越于其他的团体。种族与环境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肤色:人体肤色的变化取决于人体内部色素量的变化,而色素量的多少又和光照强度有关。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大多集中在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随着地球纬度的推移,纬度越高,阳光越弱,人体肤色越浅。鼻子、眼形、头发组织:热带人鼻孔一般是宽阔的,寒冷区的人较长而突出,可以将吸进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后进入肺部;黄种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皮肤紧缩形成直发,黑种人由于气候炎热而皮肤松弛形成卷发隔热防晒体重与长四肢:黑人体重轻而长,肢体善于投掷长矛,汗腺多,散热快

49、,嘴巴大,厚唇,宽鼻便于气流通畅,手掌和脚掌的汗腺多而且大,毛细血管丰富,对体温调节较完善;因纽特人体重较重,脂肪厚,散热少在种族分化早期自然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种族特征的“适应”意义减小。民族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民族特征:共同语言: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如果一个民族改变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就意味着该民族同化过程的开始共同地域:民族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同一地域内,由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似性,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逐步形成稳

50、定的统一体,所以任何民族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3)共同经济生活: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区,使用同种语言,相互间交往频繁,同一民族就形成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4)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进程,形成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及心理情感等。民族的分布民族的分布可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形式文化区是一个集中连成片的地域;机能分布区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机构。在美国,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而且面积较大称之为民族省,较小的成为民族岛。美国城市中民族的聚居区分为:民族邻里:民族聚居而形成的街区。这种聚居的好处是彼此在语言上是相通的,生活习惯相同,思想上有亲切感,生活上可以相互

51、 助,参加本民族的集体联谊活动。隔坨: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分布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民族聚居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与空间特点:核心区边缘地区、中间地区新的聚集点和新的民族聚居区民俗与流行文化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具体反映在各民族服饰、饮食、婚姻、丧葬、礼仪、禁忌等方面。形成: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的地理根源,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的形成,并表现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有些民俗具有浓厚的宗

52、教色彩。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利于生产与民族繁荣则获得发展,反之被淘汰。流行文化:代表了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特点是变化快,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成为一种新文化而长久存在。流行文化一般以城市为基础。民俗与环境民俗包括物质民俗(民居、饮食、服饰)、社会民俗(节日、岁时)、礼仪民俗(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丧葬)、精神民俗(巫术、宗教、禁忌)、口承语言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辨别,最能反映民俗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民居建筑材料建造房子所用的材料受地域限制就地取材,因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例如四

53、川属于山区,石料丰富,多用石头建筑房子;傣族利用丰富的竹子资源建成竹楼。建筑布局主要有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和由不同大小、功能的房屋聚合在一起的组合。单位结构房例如彝族住房、藏族住房的分层形式;组合式房屋例如四合院。建筑外形和内部结构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不太高,降雨少。建筑主要以保湿防寒为主,墙体厚,内部严实不漏风,房顶坡度平缓。南方墙体薄、房屋顶部坡度大,利于通风、防热、减少雨水对房顶的冲击。饮食南方气候炎热而湿润适宜种植水稻,北方干旱缺水适宜种麦,南方爱吃米,北方爱吃面;亚洲大陆东岸,属于季风气候,草在春冬季缺乏,不利于喂养食草动物,于是就选择了农业生产与养猪结合的方式,西欧

54、冬季气候温润,冬季草类不会枯死,以牛为主,东方吃猪肉,西方吃牛肉服饰东北、内蒙古地区喜欢戴皮帽、身穿棉衣;西北地区男子喜欢穿长衫、束腰带,长配小刀,妇女爱穿长裙。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理论人口压力说代表人物:博塞洛普理论观点: 在冰后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扩大了,人口的增长,采集和狩猎的强度加大,食物出现短缺,为了生存不得不想方设法寻找新的食物来源,设法制作新的工具,发明新的方法,增加食物来源与数量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在新的食物来源中,植物的种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于是在距今一万年前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2、宴享说代表人物:海登理论观点: 与人口

55、压力说相反,海登认为,在农业出现的起始时期,其生产量是不大的,所以在人类原来的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可能很大。因此,海登考虑在这种条件下,农业所驯化的种类,与其说是为了补充食物的短缺,还不如说是扩大食物的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种类更加重要。最佳觅食模式代表人物:贝廷杰理论观点:认为动物的觅食一般集中在一种或少数几种猎物上,即所谓的最佳觅食。这种最佳觅食是那些平均食物收获量与平均食物处理时间比值最大的那些种类,即花费最少时间和力气而获得最高回报的那些食物。人类也是如此,在自然环境的压力下,往往需要寻求最便捷的方式以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生存。最佳觅食模式被用来解释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人类从狩猎采集的利用经

56、济向农业的生产经济过度的原因。发现论这种观点认为,与原始社会采集狩猎获取食物相比,农业是更有效率、更有优势的获取食物方式,由于原始人智力发展水平有限,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初期并未发现农业的这种优势。只要有人一旦发现或发明这种生产方法,农业的优越性就会马上体现出来,并被其他群体所采纳而迅速传播开来。农业起源起点推论索尔认为最早发生驯化的区域和人群满足下列条件: 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实物不足的地区; 驯化区必须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 首先不可能出现在大河的河谷内; 耕种不得不从林地开始; 必须掌握使之倾向耕种的技能; 原始的驯化着必须定居推论: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多样的生态环境。气候

57、常年湿热,有利于植物生长。驯化者是中石器时代居于溪水旁以捕鱼为主的人;驯化植物在这里获得成功的艺术,在旧大陆向北传播过程中,谷物栽培技术的艺术就发展起来。农业的发展和类型农业发展阶段1、原始农业,又称迁移农业原始农业: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又称迁移农业。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特征:农业起始阶段,土地开发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土壤的自然肥力需要靠休闲来恢复,无法长期耕作,因而对土地进行轮作而非对作物进行轮作。传统农业,又称生计农业传统农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

58、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给自足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特征: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生计农业,家庭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参加生产劳动;传统农业水平低,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多数,二、三产业的人比例低,人数少;在土地私有制下,进行生产的劳动者占用很少土地,甚至没有耕地。3、传统农业类型(1)旱作农业: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小麦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亚麻等。作物主要靠自然降水,降水量年差较大,不仅影响作物产量,甚至造成严重自然灾害,在人口和经济可能造成严重影响;该农业类型地区多是易受灾地区,往往利用地面水或地下水进行灌溉,解决降水不足或不及时问题,对稳产或高产起重

59、要作用。为了节约用水,发明了喷灌和滴灌新技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多采用梯田。(2)水稻农业:水稻喜高温潮湿,分布于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因而决定其生长需要充足水分和高温以保证其生长,还需要平整的土地,方便排灌,同时利于机械化劳作;水稻农业是劳动密集农业,因而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3)地中海农业: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气候是夏季干热,冬季温和多雨。主要种植小麦、大麦、葡萄、油橄榄,新发展的有果品业、花卉业与旅游业。(4)游牧农业:是一种在干旱地区以放养食草动物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气候类型为干旱气候,主要靠草场放牧获得收入。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又称商品农业,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

60、。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如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特征:现代农业的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提供生活消费品,保证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顺利进行。(2) 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场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所以从事现在农业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区低得多。(3) 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4) 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得多(5) 现代农业纵深发展,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使农业社会化程度很高。5、现代农业类型(1)种植园农业主要指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

61、的集约化市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产品销售市场面向欧美,因此多建立在热带沿海地带,便于产品装船运输。谷物农业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生产的谷物主要有小麦,其次有玉米、水稻。玉米多为饲料,水稻占的比例不大。由于面向市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资支出,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为了提高机械使用效率,谷物农场的规模都比较大。.牲畜育肥农业是一种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以种植的谷物为饲料,以饲养的牲畜为最终产品投放市场。乳品业是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的,是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类加工制品的农业。影响这类农场区位的选择有2个因素:一个是距离市场的远近,另一个是适宜于青饲料种植的地理

62、环境。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大牧场与一般游牧业有很大不同。首先规模大,放牧的牲畜达到成千上万头;其次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放牧,而是由牧主雇佣一些牧工放牧;最后不是自给自主的生产,而是将牲畜全部投向市场。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农业的形成对自然的影响农业依赖于自然,虽局部可以改变自然环境,但改造力度较小。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农业的形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人类从依靠大自然的食物资源为生,转为利用生物资源创造出符合人类需求的食物资源,使人类的食物多样化,营养丰富,大大有利于人类的发展。这个过程中,人类开始有意识保护。由于农业的形成,农业所生产的粮食不仅

63、可以满足人们的食用,还有剩余可供储存,使人们可以过上食物供应稳定的生活。农业生产的粮食都需要加工煮熟才能食用,对寿命延长有好处。农业的发展刺激了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等方面的发明创造,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物质文化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为人类发展衣着提供了条件,服装的发展,使人类的居住范围得到扩大。农业的出现使人口增长速度比过去大大增快,随着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人口的普遍增长也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可能。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生产单位群体小,促进了家庭的发展;农业要求的定居、聚居带来的是村落的出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出现,这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性变化。人类文明的出现埃及:发源于尼罗河下游。埃及气

64、候干旱,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是唯一水源。尼罗河水量稳定,含沙量少,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有利于小麦种植,小麦的高产为埃及文明发展提供优越条件。巴比伦:位于中东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属于肥沃的新月地区。气候是地中海式气候。河流的泛滥为这个大干旱地区带来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使小麦产量较高。印度:发源于印度河中下游地区。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西南季风的雨水补给,夏汛洪水使土壤肥沃,利于小麦种植与高产。中国: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黄河支流上,地形是黄土高原边缘地区,土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温带季风气候使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富,河流流量丰富,从而产生黍粟文明。墨

65、西哥、玛雅和印加:这三个地区的文明与玉米生产有关。而这三个地区在高原、喀斯特地区以及高原谷地创造玉米高产而进入文明。世界农业生产布局主要掌握我国农业布局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农业景观:人类在自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它不仅反映了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社会人文环境。包括农田景观、农村聚落形式和建筑形式,还有土地利用形式。观光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观光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大自然浓厚意

66、趣和现代化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农业区位论:见经济地理学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一节 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无需了解产业类型及其分布世界主要工业带:北美工业带:北美的制造业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该区称为北美工业带。该带所包括面积为两国的5%,其人口则占1/3,其工业产量却近2/3。该地区是十七八世纪欧洲移民到北美的最早落脚点,与欧洲的市场和技术有密切联系。具有各种原料、铁矿石、石灰石,为发展机械制造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该地区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裕、运输条件十分优越,水运交通十分方便,加上运河、铁路的辅助,使该地区具有一个综合交通体系。欧洲工业带: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在该工业带内有四个区:英国工业区、莱茵 鲁尔工业区、莱茵中部工业区、意大利北部工业区。欧盟的成立使欧洲各国彼此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工业布局也发生转移。该工业区现代工业历史发展悠久,拥有熟练的高科技人才;邻近丰富的煤、铁资源;交通运输特别方便;经济基础雄厚。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在苏俄工业生产仍有较密切的联系。该工业区的发展晚于西欧,经多年建设也有相当基础。主要包括五个区: 中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