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奴婢_文化_户口(西北民族大学317事件)

0 minutes, 1 second Read


原标题:2015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5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齐家文化

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齐家坪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的洮河、大夏河、渭河上游和青海湟水流域。齐家文化陶器以素陶为主,器形更加丰富,有少量的彩绘,多用红色,纹样以正倒相间三角纹、菱格纹为主。经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2000多年。一般认为,齐家文化处于原始社会行将解体的军事民主制阶段。

2.斡脱钱

蒙元时期的高利贷。早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在与西域各民族接触后,受其影响,出现了商业行为和高利贷。当时由中亚贵族出资交商人们经营的商业组织称为“斡脱”(突厥语,意为“同伙”)。他们在为蒙古统治者采购消费品的过程中也常替他们经营一些商业或代放高利贷,因而获得其信任。斡脱们 放出的高利贷叫做斡脱钱。斡脱钱当年本利相等,第二年把本利合起来生息,因此被称为“羊羔儿利”或“羊羔息”,负债者经常“破家散族,至以妻子为质”。为了管理发放斡脱钱,元政府在1272年设置了斡脱所,1283年扩展成斡脱总管府。

3.大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4.整风运动

1942-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的关于整顿党风的政治运动。它以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为标志展开,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主要内容。通过整风运动,党的干部重新学习了党的历史,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使全党空前地团结起来,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5.朋党之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庶族地主;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门荫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士族地主。两党明争暗斗,为争夺权势相互倾轧。牛李两党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拔官员的途径。李党重门第,牛党重科举。二是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李党主张抑制藩镇势力,牛党主张姑息。两党之争从宪宗朝 一直延续到宣宗朝,文宗朝最为激烈,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牛李党争加剧了唐后期的政 治腐败和社会混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败。

6.曾国藩

(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人。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考取秀才。27岁殿试考中同进士,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年)在南京病逝。朝廷赠太傅,死后被谥“文正”。

二、简答题

1.东汉初年恢复生产的措施

(一)解放奴婢。奴婢问题是西汉中、后期以来一直严重存在的社会问题。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使封建政府控制更多的劳动力,以增加赋税收入,光武帝刘秀从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到十四年(公元38年)中,先后下达六次有关释放奴婢和三次有关禁止虐待奴婢的诏令。释放奴婢的范围包括:因贫穷而“嫁妻卖子”者;王莽时没入为官奴婢者;被权势之家掠为私奴婢者等等。解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的政策的实行,对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赋民公田与假民公田。东汉初期,由于战争破坏和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着大片荒芜无主的公田。东汉朝廷除了将这些“公田”的一部分赐给功臣贵族外,主要用于“赋民”或“假民”耕种。“赋”即给予。赋民公田,就是将国家所有土地给予贫民耕种。接受赋田的农民,也就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成为按法令独立向国家缴纳租税的自耕农。“假,犹租赁。”接受假田的贫民,在性质上变成了国家的佃农,向国家缴纳假税。两种耕种公田的形式,朝廷都可以有时给予粮种、耕牛加以扶植。东汉初期实行赋民公田与假民公田之策,目的都在于解决破产农民无地耕种的问题。

(三)度田。土地问题是西汉中后期留下来的另一重要社会问题,也是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东汉政府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清查核实天下的田地以及户口、年龄,即所谓“度田令”。这样做有两个目的:(1)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2)便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东汉以度田为措施,整顿田亩、户籍及赋税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简述《史通》

唐刘知几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全书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已有三篇散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关于史书体裁,《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关于作史原则,《史通》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关于史家的基本素质,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对后世史学发展影响甚大。

3.简述王安石变法

(一)北宋中期的形势。北宋中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在政治方面的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在社会方面的土地高度集 中和赋役苛重,致使农民和士兵起义不断发生。随着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重,到庆历年间,以农民和士兵为主体的起义不断壮大。在这些起义中,以王伦领导的沂州士兵起义、京西张海和郭邈山领导的起义、湖南桂阳监瑶族人民的起义和河北王则领导的起义影响较大。

(二)主要内容。(1)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富国),主要措施有均输法、青苗 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2)军政方面的改革(强兵),主要措施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3)教育和科举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改革中,主要是在京师和州、县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在科举改革方面,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 规定应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经义和策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

(三)局限性。(1)由于变法派触动了北宋大官僚、大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既得利 益,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对和攻击,推行新法举步维艰。(2)新法本身的一些弊端和王安石与吕惠卿等人的矛盾和纷争,削弱了变法派内部的力量。宋神宗后来在强大的保守派的压力下也曾有过动摇,致使王安石两度被迫辞去相职,对变法事业造成了一定损害。(3)变法后期,宋神宗把改革的重点转向职官制度,而削减了原来新法中抑制豪强兼并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内容,只重视扩大税源和加强各项军事措施,企图求得对辽、夏战争的胜利。由于两次对西夏战争的失败,神宗于元丰八年(1085年) 忧愤而死。(4)同年,哲宗即位,改元元祐。时哲宗年仅十岁,由其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重用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文彦博等,原变法派人物相继被贬黜流放,在一年间,新法全部被废止。这件事史称“元祐更化”。王安石也在元祐元年(1086年)抱恨而死。变法运动归于失败。

意义: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基本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变法很快归于失败,变法成果未能持续,并且导致了后来的元佑党人事件。

4.简述元代边疆管理

远离行省中心的地区,分设宣慰司,兼有行省派出机关和介于省、路之间一级行政机构的职能。边陲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宣慰司都元帅府及所属的路府州县等,多任用当地土官。

(一)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理

岭北行省南与甘肃行省相邻,东与辽阳行省相邻,西同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钦察汗国接壤,北临北冰洋,管辖面积十分广阔。岭北地区是元朝的祖宗根本之地。忽必烈定都燕京后,才降为元朝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划,但是元朝一代,特别是元朝的前期,岭北地区仍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

(二)对东北边疆地区的管理

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辽阳行省的辖区,东到大海,包括库页岛在内,西与岭北行省相邻,南通高丽国接壤,北部直达北冰洋,幅员十分辽阔。元朝在辽阳行省分封了昌王、辽王等诸王以及功臣木华黎的后裔。

(三)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对吐蕃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即位后,他封八思巴为国师,并命其弟统治吐蕃地区。至元六年,即1269年,加封八思巴为帝师,并命八思巴领宣政院事。帝师可以再皇帝的名义下就吐蕃政教事务发布命令,可以提名地方高级官吏。

(四)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管理

至元十一年,即1274年,忽必烈在大理原统治地区建立云南行省,治所在今昆明。元朝对云南的统治进入一个新时期。行省建立后,段氏势力被限制于大理一地。实行军民分治,郡县行政官由朝廷委派,行政权得到很大程度的统一,边远地区仍用土官进行管辖。这使得唐末以来不受中央政府管理的云南地区重归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下。

三、论述题

1.秦代巩固中央集权和统一的措施

(一)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首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按照皇帝的律令或意志办事,权力也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二)巩固统一的经济政策有: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的意义,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统一了货币、度量衡与车轨。具体措施是: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以镒为单位;下等为铜币,圆形,重半两,上有“半两”二字。新币的实行和货币的统一,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制复杂而造成的商业交换中的困难,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度量衡,以原秦国的度量衡制为基础,向全国颁行新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及标准器。全国范围内统一车轨,大车的两轮之间,皆宽六尺,史称“车同轨”。这一措施对发展交通运输业起了促进的作用。

(三)文化政策主要有书同文和焚书坑儒。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秦始皇和李斯改革并统一文字,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统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焚书坑儒的残暴做法,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军事措施有征服越人、开凿灵渠、通西南夷、修万里长城北防匈奴。秦始皇经略岭南地区,征发大量的中原居民到岭南三郡定居,这些居民带去了铁器和其他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当地民族的融合过程。秦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对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秦始皇北防匈奴,修筑长城,对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2.安史之乱的原因,影响

(一)安史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朽。

(二)经过。天宝十四年(755年),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于一身的安禄 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因其密友史思明与其协同叛乱,故史称“安史之乱”。叛军连败唐军,攻入洛阳。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六月,破潼关,进占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又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唐玄宗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唐肃宗即位后,依靠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兵力,又调集西北各路军队,积极准备反攻。南面则有张巡和许远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鲁炅坚守南阳,挡住了叛军南下的通道,保障了唐朝江、淮财赋的来源。至德二年(757 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庆绪自立为帝。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又杀安庆 绪,自立为大燕皇帝,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至此平息,前后共经历八年(755—763年)。

(三)影响。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一、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既乏军储,又鲜人力。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二、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安史余唐末藩镇割据形势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

三、剥削加重。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

四、边疆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五、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六、西域独立。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

2015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齐家文化

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齐家坪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的洮河、大夏河、渭河上游和青海湟水流域。齐家文化陶器以素陶为主,器形更加丰富,有少量的彩绘,多用红色,纹样以正倒相间三角纹、菱格纹为主。经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2000多年。一般认为,齐家文化处于原始社会行将解体的军事民主制阶段。

2.斡脱钱

蒙元时期的高利贷。早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在与西域各民族接触后,受其影响,出现了商业行为和高利贷。当时由中亚贵族出资交商人们经营的商业组织称为“斡脱”(突厥语,意为“同伙”)。他们在为蒙古统治者采购消费品的过程中也常替他们经营一些商业或代放高利贷,因而获得其信任。斡脱们 放出的高利贷叫做斡脱钱。斡脱钱当年本利相等,第二年把本利合起来生息,因此被称为“羊羔儿利”或“羊羔息”,负债者经常“破家散族,至以妻子为质”。为了管理发放斡脱钱,元政府在1272年设置了斡脱所,1283年扩展成斡脱总管府。

3.大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4.整风运动

1942-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的关于整顿党风的政治运动。它以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为标志展开,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主要内容。通过整风运动,党的干部重新学习了党的历史,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使全党空前地团结起来,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5.朋党之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庶族地主;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门荫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士族地主。两党明争暗斗,为争夺权势相互倾轧。牛李两党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拔官员的途径。李党重门第,牛党重科举。二是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李党主张抑制藩镇势力,牛党主张姑息。两党之争从宪宗朝 一直延续到宣宗朝,文宗朝最为激烈,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牛李党争加剧了唐后期的政 治腐败和社会混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败。

6.曾国藩

(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人。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考取秀才。27岁殿试考中同进士,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年)在南京病逝。朝廷赠太傅,死后被谥“文正”。

二、简答题

1.东汉初年恢复生产的措施

(一)解放奴婢。奴婢问题是西汉中、后期以来一直严重存在的社会问题。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使封建政府控制更多的劳动力,以增加赋税收入,光武帝刘秀从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到十四年(公元38年)中,先后下达六次有关释放奴婢和三次有关禁止虐待奴婢的诏令。释放奴婢的范围包括:因贫穷而“嫁妻卖子”者;王莽时没入为官奴婢者;被权势之家掠为私奴婢者等等。解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的政策的实行,对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赋民公田与假民公田。东汉初期,由于战争破坏和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着大片荒芜无主的公田。东汉朝廷除了将这些“公田”的一部分赐给功臣贵族外,主要用于“赋民”或“假民”耕种。“赋”即给予。赋民公田,就是将国家所有土地给予贫民耕种。接受赋田的农民,也就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成为按法令独立向国家缴纳租税的自耕农。“假,犹租赁。”接受假田的贫民,在性质上变成了国家的佃农,向国家缴纳假税。两种耕种公田的形式,朝廷都可以有时给予粮种、耕牛加以扶植。东汉初期实行赋民公田与假民公田之策,目的都在于解决破产农民无地耕种的问题。

(三)度田。土地问题是西汉中后期留下来的另一重要社会问题,也是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东汉政府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清查核实天下的田地以及户口、年龄,即所谓“度田令”。这样做有两个目的:(1)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2)便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东汉以度田为措施,整顿田亩、户籍及赋税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简述《史通》

唐刘知几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全书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已有三篇散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关于史书体裁,《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关于作史原则,《史通》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关于史家的基本素质,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对后世史学发展影响甚大。

3.简述王安石变法

(一)北宋中期的形势。北宋中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在政治方面的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在社会方面的土地高度集 中和赋役苛重,致使农民和士兵起义不断发生。随着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重,到庆历年间,以农民和士兵为主体的起义不断壮大。在这些起义中,以王伦领导的沂州士兵起义、京西张海和郭邈山领导的起义、湖南桂阳监瑶族人民的起义和河北王则领导的起义影响较大。

(二)主要内容。(1)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富国),主要措施有均输法、青苗 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2)军政方面的改革(强兵),主要措施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3)教育和科举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改革中,主要是在京师和州、县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在科举改革方面,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 规定应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经义和策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

(三)局限性。(1)由于变法派触动了北宋大官僚、大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既得利 益,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对和攻击,推行新法举步维艰。(2)新法本身的一些弊端和王安石与吕惠卿等人的矛盾和纷争,削弱了变法派内部的力量。宋神宗后来在强大的保守派的压力下也曾有过动摇,致使王安石两度被迫辞去相职,对变法事业造成了一定损害。(3)变法后期,宋神宗把改革的重点转向职官制度,而削减了原来新法中抑制豪强兼并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内容,只重视扩大税源和加强各项军事措施,企图求得对辽、夏战争的胜利。由于两次对西夏战争的失败,神宗于元丰八年(1085年) 忧愤而死。(4)同年,哲宗即位,改元元祐。时哲宗年仅十岁,由其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重用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文彦博等,原变法派人物相继被贬黜流放,在一年间,新法全部被废止。这件事史称“元祐更化”。王安石也在元祐元年(1086年)抱恨而死。变法运动归于失败。

意义: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基本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变法很快归于失败,变法成果未能持续,并且导致了后来的元佑党人事件。

4.简述元代边疆管理

远离行省中心的地区,分设宣慰司,兼有行省派出机关和介于省、路之间一级行政机构的职能。边陲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宣慰司都元帅府及所属的路府州县等,多任用当地土官。

(一)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理

岭北行省南与甘肃行省相邻,东与辽阳行省相邻,西同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钦察汗国接壤,北临北冰洋,管辖面积十分广阔。岭北地区是元朝的祖宗根本之地。忽必烈定都燕京后,才降为元朝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划,但是元朝一代,特别是元朝的前期,岭北地区仍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

(二)对东北边疆地区的管理

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辽阳行省的辖区,东到大海,包括库页岛在内,西与岭北行省相邻,南通高丽国接壤,北部直达北冰洋,幅员十分辽阔。元朝在辽阳行省分封了昌王、辽王等诸王以及功臣木华黎的后裔。

(三)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对吐蕃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即位后,他封八思巴为国师,并命其弟统治吐蕃地区。至元六年,即1269年,加封八思巴为帝师,并命八思巴领宣政院事。帝师可以再皇帝的名义下就吐蕃政教事务发布命令,可以提名地方高级官吏。

(四)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管理

至元十一年,即1274年,忽必烈在大理原统治地区建立云南行省,治所在今昆明。元朝对云南的统治进入一个新时期。行省建立后,段氏势力被限制于大理一地。实行军民分治,郡县行政官由朝廷委派,行政权得到很大程度的统一,边远地区仍用土官进行管辖。这使得唐末以来不受中央政府管理的云南地区重归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下。

三、论述题

1.秦代巩固中央集权和统一的措施

(一)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首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按照皇帝的律令或意志办事,权力也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二)巩固统一的经济政策有: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的意义,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统一了货币、度量衡与车轨。具体措施是: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以镒为单位;下等为铜币,圆形,重半两,上有“半两”二字。新币的实行和货币的统一,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制复杂而造成的商业交换中的困难,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度量衡,以原秦国的度量衡制为基础,向全国颁行新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及标准器。全国范围内统一车轨,大车的两轮之间,皆宽六尺,史称“车同轨”。这一措施对发展交通运输业起了促进的作用。

(三)文化政策主要有书同文和焚书坑儒。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秦始皇和李斯改革并统一文字,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统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焚书坑儒的残暴做法,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军事措施有征服越人、开凿灵渠、通西南夷、修万里长城北防匈奴。秦始皇经略岭南地区,征发大量的中原居民到岭南三郡定居,这些居民带去了铁器和其他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当地民族的融合过程。秦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对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秦始皇北防匈奴,修筑长城,对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2.安史之乱的原因,影响

(一)安史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朽。

(二)经过。天宝十四年(755年),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于一身的安禄 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因其密友史思明与其协同叛乱,故史称“安史之乱”。叛军连败唐军,攻入洛阳。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六月,破潼关,进占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又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唐玄宗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唐肃宗即位后,依靠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兵力,又调集西北各路军队,积极准备反攻。南面则有张巡和许远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鲁炅坚守南阳,挡住了叛军南下的通道,保障了唐朝江、淮财赋的来源。至德二年(757 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庆绪自立为帝。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又杀安庆 绪,自立为大燕皇帝,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至此平息,前后共经历八年(755—763年)。

(三)影响。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一、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既乏军储,又鲜人力。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二、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安史余唐末藩镇割据形势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

三、剥削加重。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

四、边疆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五、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六、西域独立。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