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该被嘲讽,去做“不被定义的研究生”吧!_人生_同学_什么(努力不应该被嘲讽)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封面图

这两天的私信中,

有不少同学都在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

1

我认为有些话用以自嘲是没有问题的,而用来评价别人就不太合适了。大家计算过:如果考研备考按一年期算的话,你需要花多少个小时嘛?

我来告诉大家吧!如果按一年的备考期来计算,大家备考一年竟然有333

3.333…个小时。并且现在每年参加二战、三战的同学,也不在少数。那也就是说,还有一部分同学,用在考研上的时间也确实有一万小时。

回过头来想想,从小到大,时间好像都被考试充斥着,但还是难免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你是不是也在怀疑:我们这么努力地考试、做题,却还要被“嘲讽”,那我们做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迫切想变好的原因?
很多同学可能会回答说:“考完研出来工作更好找”“研究生出来工资高啊!”“有研究生身份加持,别人都会高看咱一眼呀…”

这些话说的对不对呢?对。

这些话能不能成为,我们想变好的【因素之一】呢?可以。

但我觉得,这些话并不能成为,咱们能变得更好的【主要推动力】。

动因不等于主要推动力
?? 我们在思修中曾学过: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才是科学崇高的人生追求,树立了这样的人生追求才能深刻理解人为什么而活、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等道理。

考研政治书上将其设立为考点,也是希望我们在备考之初就明确高尚的人生追求。

更加细化地说,就是希望我们明确咱们想变更好的目的是什么。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呢?

如何明确努力的方向
以上的两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小问题:

1?? 促成我们变得更好的主要推动力是啥?

2?? 书上的“空话”,对我们树立变好的目标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回到上面的两个小问题,我觉得随着人生阅历不断的变化,我们对待人生目标、想变更好的动机,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我都希望推动你往前冲的主要动机,都是——你想变得更好。

用想明白的事去指导实践,人生才会丰满起来。

当然,个人感觉,除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以外,还可以去考虑社会层面。

这不是空话,等你到了一定的年纪,有了更多的阅历之后,就会发现:踏踏实实去努力做事情,而且确实有人因为有你的努力变得更好,这份“荣誉”是沉甸甸的,是让人觉得有价值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中科院黄博士,曾在他的博士论文致谢中这样写到:“我吃了很多苦,走过很远的路,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递到你的面前…”

考研很苦、考上研以后也很苦,但是每个人大概都有理想,觉得苦和累的时候,把理想拿出来看看,当成功到来的时候,大概是理想最清晰的时候。

读书不一定能够改变:我们的收入、社会地位,不一定能够让我们落笔成文,但是一定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在困境中逆流而上,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