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2022新传考研经验帖_二战_一战_时间

0 minutes, 1 second Read


原标题:从

几分之差上岸人大到同济400+,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 | 2022新传考研经验帖

分享人

小羊

同济大学学硕403分

实务131分,史论116分

初试第二

基本情况

院校:湖南地区双非院校

本科专业:英语

一战:中国人民大学,差几分进复试

二战:同济大学,初试第二,总分第二(政治72分,英语84分,新闻传播基础116,新闻传播能力131)成功上岸

今年是我第二年考研。一战时,我选择的是新传院校的top人大。当时本着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我在一战的时候投入了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最后还是以几分之差没能够到自己的目标。在这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调整了自己的目标。二战时,以初试学硕第二名的成绩上岸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接下来,我会从专业课、英语、政治以及心态调整几个方面分享自己获得的经验和走过的弯路。

01

时间线

一战失败后,我也面临过一段焦虑和迷茫的时期。我深知二战是一个充满压力的选择,但我相信自己能够扛下来,也能面对一切结果,所以我选择了二战。

? 二战择校

在一战失败以后,我重新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评估。考虑到我在一战时尽了全力以后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我或许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优秀,而且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更为稳妥地上岸,于是二战我降低了期待值,选择了同样很优秀但难度系数相对较小的985——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的新传发展时间比较晚,但因为地处上海,再加上名校的声誉和优质资源,且老师给分很仁慈,因此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 是否脱产

因为我个人是一个没办法两全其美的人,再加上家人也全力支持我,我就选择了脱产二战。

? 何时开始

我自己的二战战线没有拉得太长。在3月到毕业的这段时间里,我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主要做了四件事:第一件事是完成毕业;第二件事是找了几份兼职,把二战租房子的钱挣回来了,这样就减少了一点经济压力;第三件事是看书,我看了很多关于社会学和新闻传播的书;第四是放松地去玩,我把考试时落下的综艺和电视剧都补上了,尽量让自己从消极的情绪中出来。我还有一个一起二战的姐妹还在过渡期去考了个驾照。所以这段时间也不用绷紧,想干嘛就干嘛!!

从七月份起,我才开始慢慢进入复习的状态,并且整个暑假都是处于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一天大概学习4~5个小时。而真正的投入学习是在九月我回到本科学校以后,之后的学习时间也慢慢拉长,增加到9个小时左右。

? 学习地点

暑假的时候我是呆在家里学习的,但是家里小孩比较多,会吵到,所以我就在九月的时候去本科学校租了个房子,去学校的自习室里学习。

? 是否报班

因为我发现同济的考点和人大的考点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所以我就没有报名了,而是用了之前报的小小班人大班的笔记和课程内容。

02

专业课

以下是我的备考时间线——

03

史论篇

01

参考书

同济前几年有参考书,近几年没有了,这意味着同济的考察范围已经扩大,因此复习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开阔视野。

? 基础教材:五颗星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版本+马工程版本

《传播学教程》

《范式与流派》

《大众传媒研究导论》第十版 维曼与多米尼尔著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 陈阳著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

? 其他推荐书目:(因人而异哦)

《传播学引论》李彬

《娱乐至死》波茨曼 (之所以推荐这个,是因为 同济尤其喜欢考媒介环境学派。媒介环境学派的其他代表著作也同理)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比尔·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

《网络社会的崛起》(曾多次出现在考题中)

《社会学的想象力》

《重返灰色地带》刘海龙

02

笔记框架

我在学习同济的史论时,在7月份把基础知识的教材先看了一遍。8月份读了第二遍,并搭建了史论笔记的框架。我的笔记框架沿用了我在一战时的笔记,但是根据同济的重点把框架 揉碎重建,凸出了同济常考的重点如媒介环境学派、媒介技术等知识。

搭建笔记时,我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搭建的。比如,我把传播学按照“什么是传播—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传播学史与学派”的逻辑分为几大框架,更方便形成体系,如图。自己搭建框架虽然比较耗费时间,但是印象更深刻。

笔记的内容主体来自书本,还有之前在小小班人大基础课和进阶课上的内容。我一战的时候报了小小班的全程班, 因为人大的许多知识与同济的考点是相通的,所以可以挪用过来。这里要夸奖一下小小班的知识体系非常完善。比如,今年同济出了一个“深描”的名词解释,我看到的时候是很淡定的,因为小小班的研究方法课上,小橙学长有通过案例对它进行生动的解释。

我制作笔记的软件是WPS,因为它可以三端同时登陆云文档,也比较方便操作。

03

背诵

个人认为背诵的时间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不必被他人牵着鼻子走。因为我前期笔记搭建得很清晰很完善,再加上一战时留下了许多印象,我把背诵时间放在9月到10月,其中9月我只慢吞吞地背诵了新闻学笔记,10月才开始背剩下的传播学、新闻史和专题笔记等等。

为了防止疲劳,我把背诵时间平均分配到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这样会没那么累。

为了加强记忆,我有根据艾宾浩斯曲线进行记忆,也就是打出一张表格,然后尽量根据表格来完成。但是如果完全按照艾宾浩斯的话会发现工程量非常大,所以可以灵活地处理,比如中间休息一天,或者是把容易记住的放一放。

有时候背诵很烦人,我就会想些办法对抗情绪,比如换个环境,边晒太阳边背书,或者点一杯奶茶犒劳自己。

04

专题

在制作专题笔记时,我将专题笔记分为“新闻学前沿”“传播学前沿”“疫情专题”等几个板块。我的笔记的主要来源是一战时小小班人大课的冲刺课资料,上面已经按照不同专题整理好资料,也就帮我省下了很多时间。

专题搭建在基础知识笔记搭建完成以后,可以不断完善、扩充、调整,直至考试前。

专题笔记的背诵也是必要的,但是切忌不能死记硬背, 而是根据答题思路去理解性记忆关键词和要点。在制作专题时,就可以去想象,这个专题可以怎么出题,然后自己应该回答哪些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

05

答题

一战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我对答题的重视度不够,以为能写出来就可以了。但是考研是选拔性考试, 能写出来和能写好是两回事。

考同济时,我从九月开始针对性练习答题。先是把同济历年真题钻研了一遍,掌握了同济的考察重点和出题方式,然后以每天一题的方法练习(注意,同济真题重复率较高,需要重视真题)。练题的范围包括同济真题,以及一些名校如人复北交的真题,通过对比优秀答案来检查自己的缺点和漏洞,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名言和案例,制成了自己的名言案例数据库。

练题的一开始,我并不讲究速度,先是想着把题目写好,包括开头、小标题、段内论证、结尾等几个部分。然后逐渐开始提速,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到11月的时候,我开始模拟考。我利用了一战时小小班的几套冲刺模拟题进行模拟,还利用了小小班的公益模拟考,大概完整模拟了5次左右,每次都逼自己限时完成,最后磕磕绊绊地也能写完了。

一战二战加起来写完的模拟题

06

导师论文

看今年的考题可以发现,导师的研究热点在真题中是会出现的,例如今年考的情绪传播的研究方法,以及媒介融合的几种范式,在导师论文中都可以看到。但即便如此,读导师论考研应该放在把重点内容学透之后。

我在12月份开始读老师的论文,在知网上搜集同济导师近三年的论文,并且只读摘要、小标题、总结以及研究方法等部分,因此读完一篇论文只要几分钟。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在12月花了几天把导师论文“刷”了一遍,并且记忆了一些可能会考的东西。

04

实务篇

? 考察范围

同济的实务其实涵盖内容很广,包括广电(脚本写作)、广告、策划、评论、研究方案写作,甚至今年非常离谱地考了非虚构写作。这说明实务的复习范围应该尽可能放宽,尽量涉及到所有的考题类型,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当然,同济最常考的还是评论、策划、研究方案设计,因此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也要把握重点。

假如面对新题型也没必要太紧张,尽量根据自己的储备写也是可以写出来的。比如今年的非虚构写作,只要紧紧扣住“真实”、“细节”、“文学性”几个关键词去写,是没问题的。

? 理论知识

个人觉得实务的理论知识是非常灵活的,可以通过看书来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整理。我的理论知识主要来源于一战时报的小小班的实务课程。

? 实操练习

首先,实操练习需要 关注热点,比如热点事件的评论、以及一些典型的营销活动等等。其次,由于我是跨考生,在一开始进行练习时无从下手,就老老实实地跟着小小班的实务课进行一次次的作业练习。小小班实务课包含的题型是很广泛的,策划、评论、消息写作等都包括在内。我在考同济时,又把在小小班学过的知识和练过的作业都拿出来反复思考和纠错,最终在334大改的情况下也拿到了131分的成绩。

? 公众号

特意强调公众号,是想强调案例积累和典范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实务,对于各种体裁的报道,都应该有所涉及。例如,“人民日报评论”等公众号应该经常浏览;如果平时有关注“人物”、“人间the living”等公众号的话,就能大概知道“非虚构写作”怎么写。同样的,广告、营销、评论的复习也需要经常翻翻业界前沿的信息。

公众号部分截图

05

英语篇

? 基本情况

六级600+;一战英一77;二战英一84

其实由于出身英语专业,我在考研英语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以下的经验是我根据自己的屡次英语考试得出的。

? 时间安排

我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大概在1个半小时左右,主要是用来记单词、分析真题以及后期背作文模板。

? 单词

在所有的英语考试中,英语单词是重中之重。基础很扎实的同学记单词的时间可以晚一点,我是在9月分开始记单词的。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我记单词都是一直持续到考前的。记完了考纲单词以后,我会记记真题上不认识的单词,再次是记一些超纲单词和短语。

我个人更喜欢用书本记单词,使用的是考研的绿皮书。尤其是第一次记单词时,建议边记边写,印象更深刻。此外,我有一个单词本,对于屡次忘记的单词,我会记下来反复记忆;对于容易弄混的单词,我也会写下来进行辨析。

? 真题

真题也是重中之重,个人认为对于真题应该分析到没有疑问为止。其中看不懂的句子可以画出来,反复分析。

刷真题的时间可以晚一些,在熟悉了单词和语法以后再刷。我两次考试都是在九月份开始刷题的,一周一套,两小时定时刷。而在做完一套以后,我会把这套题拆开,在那一周内每天剖析一篇文章,去读懂每一句话,去思考自己做错的原因。

二战的选手也是需要重刷真题的,即便可能对答案有印象了。而二战的重点是分析出题思路,也就是思考出题者为什么这么设置,这是属于细节题还是单词题。没必要刷模拟题。

? 作文

一战我的作文没准备,写的很烂。二战我吸取教训认真准备,最终使得自己在二战客观题不如一战客观题得分高的情况下,英语总分高了7分。

我跟的是潘赟老师的“九宫格”写作法,老老实实地把作文的“九宫格”每一个部分都记了好几个高级句式,并且踏踏实实地把英语一的真题全部练习了一遍。

另外,我把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想要表达却表达不出的东西用中文写下来,事后查阅对应的英文,都记在了自己的小本子上。

06

政治篇

? 时间

我一般每天花2个小时左右学政治,在后期背诵大题的时候会相应拉长。

? 1000题

我刷1000题的时候是与那本基础知识配合的,看一章基础知识刷一章题。因为我刷题速度很快,我1000题刷了好几遍。二战时我又买了新一年的1000题重刷,时隔半年其实记得也没有那么牢,所以不用担心。

? 网课

一战时看了涛涛的部分网课,二战就没有看了。我感觉看网课的需求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我在学习马原时有时候看不懂,就听了网课,在近代史和思修就没有看了,之后的冲刺课之类的也没有听。

? 错题集

对于在1000题中,我错了两次以上的题目,以及非常容易混淆的题目,我拿了一个小本本记下来,记了一两百道吧,并且在最后考研之前翻了几遍。

? 背诵小册子

考研的小黄皮书和考研的小绿皮我都用过,各有特色。背诵的时候不一定全背,我背诵的是我自己容易弄混的,以及一些容易忘的细节,比如各种帽子题。

? 背大题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肖四的答案拆解成容易记的形式,老老实实背完了。背诵的时候不能盲目背,而是要思考, 为什么这个问题要这么回答、换个方式问应该怎么组织。大题在12月大家都开始背的时候背就可以了,一直持续到考前一天。

总之,政治的学习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最忌讳的是跟别人比分数、比进度。

07

心态篇

我相信每一个经历过二战的人都知道,二战是很容易感到压力和痛苦的。因此,与情绪作斗争是二战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我的心态调节方法就是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考研很重要,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不必被它牵动我所有的情绪。

同时,通过之前的自我反省,我对于二战的节奏更有把握了,也不再像一战的时候整天绷着,而是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关注生活中的有趣的事情,比如傍晚去喂路边的流浪猫,比如每周喝一杯奶茶,比如穿喜欢的衣服,比如偶尔看看剧等等,心情不好的时候我还会去听歌。事实证明,过重的压力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而适当的放松是可以给自己充电的。

另外,当我感到焦虑的时候会和朋友聊天,或者和上岸的学姐聊天。我的朋友会一直鼓励我、帮助我、肯定我。当时我还认识了一个同济上岸的学姐,她特别愿意鼓励我,每次帮我批改作业后会跟我说我进步了多少多少。每次跟她聊完天,我都会有充满动力的感觉,心中的不愉快也慢慢排解了。

08

避雷篇

二战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反省:反省自己的失败原因,反省自己踩过的雷,反省自己的学习方法。经过深刻的反思,我发现自己一战时确实犯了许多不该犯的错误。因为淋过雨,所以希望给后来的人撑伞。希望能帮大家避雷一些常见的误区。

? 切忌盲目花时间

我在一战时犯了一个大家都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自我感动,以为自己花时间很多就没问题。然而,我是整个自习室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却大量的时间花在背诵上,忽略了答题和思考,最终导致失败。因此,花大量的时间是必要的,但是要花在正确的地方。

? 切忌与他人攀比

不要因为他人背书背了几遍就开始盲目着急,也不要因为他人政治选择题对的多就怀疑自己。每个人的节奏和效率是不一样的,因此,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效率和能力,并且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安排。

? 保持虚心

一战时我认为没有必要

去看自己同期考生的优秀答案,并因此丧失了许多学习的机会。二战时,我保持虚心求教的心态,去看优秀答案的优秀标题、丰富案例,以及清晰的思路,并努力向优秀答案看齐,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省力且有效的方法。

09

最后的话

我曾经一直以为上岸以后我会欣喜若狂,会感动流涕,会写个几千字的感人小论文,但最后,成绩出来的那天,我只是很平静地查收了拟录取的名单,好像这就是我应得的。

仔细想来,两年里,我痛苦过,踩过坑,在湘大一教的四楼度过两百来个晨昏,也自我怀疑过很多次,但我却从来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心理和动摇的想法。并不聪明的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正确的道路和辛勤的汗水一定会带来成功。而最终帮助我能够达成目标的,是高考失利和一战失利的不甘心,是敢于认清自己和面对失败的勇气,是披星戴月的努力,是始终坚定不移的信念。

最后,希望我的分享能给迷茫的你一点指引,也希望每一个勇敢奔赴远方的你都能得偿所愿。

从自习室窗口看到的无数个黄昏

二战时的屏保,一直用到复试

2023择校指南人大 清华 丨 北师大 丨 社科大 民大 丨 暨大 丨 山大 更多院校

2022上岸经验帖:人大第一 民大第一 暨大第四 北师大专硕 丨 北师大学硕 丨 更多经验

热点火锅局:1-2月 丨 3月 丨 4月

新闻史窗:新记大公报 普利策

教材开箱:新闻学 丨 传播学 丨 广告公关 丨 采写编评

资源合辑:带读复盘 必读公号 慕课盘点 | 人大第一讲座

白嫖:12节基础课,一次学个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