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研究生的悔恨但凡当时有人能骂我一句,我也不会沦落到今天…(2023己更新)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原标题:26岁研究生的悔恨:但凡当时有人能骂我一句,我也不会沦落到今天

文|赵晓璃

01

一个夏日的午后,来访者陈宁(化名)坐在咨询室里,尽管咨询室里开了空调,但不知为何,她的汗水依然止不住地往外冒,好像她那迷茫而焦灼的心情。

翻阅陈宁的资料,我不禁感慨万千。

陈宁,26岁,毕业于国内某大学的政治学类专业,研究生学历。

前来咨询的时候,陈宁刚从一所教培机构离职,她在纠结自己要不要考教师编,做个学校的政治老师。

陈宁说,在自己前来咨询之前,她曾经问过身边的亲朋好友,基本上大家的意见都非常一致,那就是:考教师编,做个学校的政治老师,既专业对口又稳定,每年还能享受寒暑假,不要太舒服的好么?!

可陈宁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劲,她思考再三,还是鼓起了很大勇气决定前来咨询,帮自己系统梳理一下。

“你当时报考的政治专业是自己选的吗?”我问。

“不是。”陈宁摇了摇头。

当年陈宁学的是文科,因为讨厌数学,就想报考一个不需要怎么学数学的专业,而她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目标大学的英语或中文系专业的录取线,所以就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政治类专业。

等陈宁上了该专业才发现,自己实在对该专业无感,但调剂专业岂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陈宁大学那会儿也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就这样浑浑噩噩度过了4年的大学时光。

本科毕业那会儿,陈宁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为了逃避就业而选择了考研,因为不知道考取什么专业,为了加大考研的成功率,还是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本专业。

研究生毕业之后,陈宁没有想过考教师编制,她想要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02

可问题在于,人才市场或招聘网站上的岗位那么多,到底选哪个好呢?

当时的陈宁状态极为不好,家人为她倍感着急,天天催她找工作,家庭关系一度非常紧张……陈宁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和催促,就从家搬了出来。

为了糊口,陈宁决定先找份能做的事情先赚点钱,再慢慢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

就这样,她应聘到了一家教培机构做起了政治课的辅导老师。

“在当讲师的这段时间里,你可曾进行过一些职业的尝试?感受如何?”我问。

“做过一些尝试,但都挺失败的。”陈宁的语气有些沮丧。

按照陈宁的叙述,她在当讲师的这段时间,学过舞蹈、插花、烘焙……但遗憾的是,她在这些事情里依然找不到任何成就感——

学舞蹈进入得慢,和其他学员相比实在是天资一般;

学插花感觉没有耐心,完全get不到插花的要点和美感;

学烘焙更是感受很糟糕,自己动手能力太差,人家学几个小时的技艺在她这里要捯饬好几天……

由于陈宁将大量业余时间用在了各种尝试上,导致在代课上就无法投入全部精力和心思……渐渐地,随着国家对教培机构的整顿政策出台,机构为了生存也开始裁员,教学水平和续课率都不好的陈宁自然被列入了清退名单。

陈宁说,自己怎么也算是要面子的,她认为与其被单位人事谈话劝退,倒不如自己识相点儿主动离职……起码简历上不会太难看。

03

辞去这份工作之后,陈宁陷入了更大的困顿与迷茫。

周围人开始纷纷劝说她考教师编做个政治老师,但她心底总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晃荡了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她不免感到一阵恐慌。

“唉,回想起来,既然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就不该考研……现在周围人都在说我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烂了……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拿的是一手好牌啊!”陈宁叹了一口气:“再者说了,这些人都是‘马后炮’,当时怎么就没有人劝我不要考研呢?哪怕骂我一句,类似于‘既然不想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又何苦考研’的话也好啊,没准就能把我给敲醒呢。”

“不过,考研也是你自己选择的,何况在外人看来,这确实是个不错的路啊。”我说:“你希望他人骂你一句,是因为你自己心底对自己很不满意吧?”

陈宁的眼眶湿润了:“晓璃老师,你说得太对了。我现在对我自己特别不满意,就有一种劲不知道往哪儿使的感觉……可问题是这么多的职业,我又到底应该选哪个呢?”

我了解陈宁的无助和痛苦,对她说:“你之前的探索其实并没有白费,至少让你知道哪些是不适合自己的,不过这种挫败感确实很打击人。没关系,有可能你探索的恰恰是不符合你的特质的。一会儿我们会通过系统的分析,看看你的特质能力等到底是怎样的,这样就不难知道,在你择业的时候需要留意哪些方面,以及需要规避哪些方面了。”

听我这么一说,陈宁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通过陈宁的叙述风格及专业的分析,我发现陈宁前面的探索果真中了我之前的判断,那就是——她所尝试的行业和方向,恰恰是违背她的个性特质的,这正是她屡试屡败、倍感受挫的根源所在。

04

我们就拿其中的一个特质来说。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做判断及分析的依据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感觉型和直觉型。

先说感觉型。

这类人五官功能发达,比较依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身体力行等获取的信息。

这类人的现实感较强,通常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记忆力,有着很好的细节感,做事也很容易具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与此同时,这类人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较弱,不太能够听得懂“言外之意”等。

这类人通常更适合做偏事务型的工作,他们做事认真细致,安排也十分妥帖周到。

再说直觉型。

与感觉型相反,直觉型的人五官功能偏弱,他们的联想及发散思维发达,通常这类人在分析和判断人和事的时候,不仅仅是靠五官获取信息,而且还有自己的直觉(第六感)。

因此这类人和感觉型的恰好相反,他们的现实感较弱,通常对人和事背后抽象的关联较为敏感,对于整体和趋势性的东西更敏锐,反而对细节等不太感冒,遇到人和事容易浮想联翩,这类人群很容易出现“高敏感特质”,等等。

经过分析,文中的陈宁恰恰属于后者,即:直觉型特质。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陈宁在烘焙

、插花、舞蹈方面极为不擅长甚至感到吃力,也为何讨厌政治中的死记硬背了。

“晓璃老师,听你这么一分析,我瞬间感觉轻松多了,我终于可以不用那么自责了……那你快说说,像我这种特质,可以考虑哪些方向呢?”陈宁问。

我告诉陈宁,咨询不是算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根据特质就武断给予所谓“职业方向的建议”,而是要综合TA的职业诉求、能力情况、外部资源等进行综合评估,一起探讨可以落地的、具有实操性的方向——这才是咨询最具价值的部分。

经过系统的梳理和盘点,陈宁的职业方向渐渐清晰了起来,她回忆起自己从小到大的成就感事件,再次印证了我对她的分析。

05

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最能够发挥她特长的岗位应该是以创意、策划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或者说,该工作内容可以发挥一个人的创造性等。

陈宁突然想起,自己可以尝试应聘一些媒体机构,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在机构里从事相关的创意策划和采编工作。

她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之前有个老师就很看好陈宁,正好这个老师是一家媒体机构的股东,她决定咨询后去找这个老师,先进入策划领域,后期再谋求更好的发展。

咨询收尾的时候,我和陈宁分享了德国哲学家阿多诺的一句话——

自由不是在黑白之间做出选择,而是可以放弃这样被规定好的选择。

祝你永远能够保有这样的自由和底气。

以上。

作者简介:

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璃语生涯创始人。著有《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等,2021年新书《能力突围:职场加速成长的底层逻辑和方法》已上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