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异地办学”被“叫停”!收回培养研究生的资格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985/211高校异地办学,甚至招收研究生,已经成为了近几年很普遍甚至很热的一个趋势,因为相比于本部,很多985/211高校的异地校区分数相对都会低很多,所以很多有着名校情结的考生和家长在考研的时候,都会把异地校区当成新的目标。

但从今年开始,高校异地办学将受到限制,而且以前在异地办学的很多高校都将面临被清理的可能。

因为在上个月,教育部印发的文件中,正式且明确地提出,将“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

其实早在很多年以前,教育部门就曾多次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支持、原则上不予审批高校异地办学”。

只是今年才正式的印发文件,提出这意见而已。

那么我国为什么从当初的“支持”异地办学,发展到现在的“不支持”了呢?

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又经历了什么呢?

今天,学长就给大家简单地说一说。

支持!只为“破局”!

早在1983年,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还尚不普及和发达,所以教育部发布了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方法报告。

建议全国知名高校采取“下蛋”的方式,在大城市及教育基础差的外地城市兴办“分校”或“夜大”。

所以从初心和本质上来说,各大学异地办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我国高等资源的再分配以及合理调节,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

在当时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东南大学无锡分校等这些异地校区纷纷建立了

起来,不过当时异地办学的院校还并不是很多,没有形成趋势。

到了1999年的时候,大学扩招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很多省份的高校布局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对教育资源极度渴求,从而再次推动了高校异地办学。

比如引进了北大、清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深圳;吸引了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苏州,都是实打实的受益对象。

自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格局,发生了转变。

办学过度,乱象丛生!

任何飞跃式的发展都是有利有弊的,高校异地办学也是如此,数十年间,既收获了优质的硕果,同时,也反应出了一些过度办学所带来的乱象。

教育部在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就明确指出:

  1. 各高校对异地校区统筹定位不够;
  2. 异地办学成本过高;
  3. 缺乏高水平稳定的师资队伍;
  4. 中西部高校扎堆到沿海发达地区办学,严重打破本地原有高校布局,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并且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我国有53所“双一流”高校在异地共设立了166个机构,其中东部地区的新增机构总数达到了87%。

从严控制,开始清理!

上图,是今年7月,教育部发文对于高校异地办学的明确指示。

能够看出,如果有高校再像异地办学,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简单”,将会是很难、很严的一件事。

并且对于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教育部也将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和规范。

目前为止,吉林、广东、河北、山东等地已经明确表示响应号召,从严控制、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办学,并逐步清理和规范现存的异地校区。

并且温州市教育局还表示:“凡是高等学校章程载明的注册和办学地所属市域范围之外的其他地点,不得新开展全过程研究生培养。”

也就是说,这些异地分校,已经不允许培养研究生了。

最后,学长想说,异地办学的初衷是好的,但随着过度办学的弊端出现,及时叫停和整改也是必须的,随着相关政策的发布,相信我国各省市的高等教育也会越来越规范。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